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距离2025年高考268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

您所在的位置: 新考网(原中国大学在线)>>最新试题 > 正文内容

语文高考复习专题:江西省玉山一中200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作者:  时间: 2017-10-18

说明: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枯槁(gǎo) 发酵(jiào) 隽永(jùn) 长吁短叹(xū)
B.模样(mú) 吞咽(yè) 翌日(yì) 未雨绸缪(móu)
C.吮吸(shǔn) 泅水(qiú) 垓心(gāi) 妍媸毕露(zhī)
D.庇荫(bì) 丰稔(rěn) 眼睑(jiǎn) 假道灭虢(Gu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肄业 针砭 朔漠 暗然神伤
B.倏忽 谥号 国粹 无耻之尤
C.掂念 缜密 案牍 义愤填膺
D.贬谪 沏茶 皎好 矫揉造作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有些人拿着纳税人的钱去西方学习,美其名曰“取经”,但全学些皮毛,好的东西一点儿都没有学到,这和买椟还珠有什么两样?
B.罢赛、黑哨、球霸、暴力事件层出不穷,这使中国足球风声鹤唳,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足球将堕入无底深渊。
C.我看他这篇文章写得非常不错,你为什么总是吹毛求疵,说三道四?对年轻作者,我们还是多一点宽容,多一点帮助吧。
D.在改革开放30年的壮丽画卷上,上海浦东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每一次突破都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大众媒体是公众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渠道,但是目前大众媒体科技版面逐渐收缩,“科普失语”的现象日趋严重,这些现象使科技传播的影响力大打折扣。
B.江西省政府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各企业不断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实现了外贸快速增长的目标,今年1至10月,外贸出口额首次突破6亿大关。
C.林冲必须杀掉陆虞侯、富安,否则,不杀掉这两人他就难消心头之恨,也就难以完成从逆来顺受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到嫉恶如仇的梁山好汉的转变。
D.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于今天在北京举行,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为翟志刚颁发了“航天功勋”奖章和“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
今年夏天,天气异常闷热,
①绿盖擎天,红花映日,把一个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满满的。
②在荷叶底下,石头缝里,不知还隐藏着多少。
③今天告诉我,有四五朵;明天又告诉我,有六七朵。
④而荷花则开得特欢。
⑤一个喜爱荷花的邻居,天天兴致勃勃地数荷花的朵数。
⑥但是,我却不相信他真能数出确实的朵数。
A.①④②⑤③⑥ B.④①⑤③⑥② C.④①②③⑤⑥ D.④②①⑤⑥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随着近代以来国门的开放,以宗庙祭祀与高台教化中走出来的中国传统戏曲,继承并发民展了清中叶花部戏曲的传统,强烈地张扬着大众娱乐精神,成为民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品种。
毫无疑问,中国戏曲已经成为识别民族个性的最显著的标志,也成为认识中华民族悠久传统的最显著的表征。中国戏曲的这种古典性,概括而言,包括了:一、多元性。宋元以降作为流行艺术的中国戏曲深深依附于丰富多样的社会生活,浓缩了多元而丰富的种族审美、地地域差异、时代风尚、艺术品类等等,它实际成为在历史变迁与时尚审美中,不断生发并发展、保存下来的一切戏剧形态;二、历史性。从悠久的史官文化中孕育发展起来的中国戏曲,无论是艺术形态,还是表现内容,都强烈地呈现出历史之于艺术的种种要求和规范;三、经典性。中国戏曲之所以能够长久地保留在民众生活中,并成为其娱乐身心乃至表达心灵信仰不可或缺的内容,得益于在表演、音乐、文学、舞蹈等方面定型的经典作品和其表现形态。正是基于以上诸点,中国戏曲作为中华民族的古典戏剧艺术,展现了古老民族辉煌灿烂的文明成就和民族审美情趣,构成了中华民族诸多艺术的结合母体。
与古希腊罗马戏剧、古印度梵剧不同,中国戏曲一俟形成,就具有一种稳定的结构和超强的代谢、革新机制,使得中国戏曲穿越历史时空,千百年不衰,成为一种当代艺术,实现着传统与现代的历史转换。而古希腊罗马戏剧、古印度梵剧的辉煌早已成为历史记忆。但是,从古典向当代迈进,实现古典向当代的转型和过渡,不仅是戏曲的追求,也是传统文化当代发展的目标。科技的日新月异,文化多元,外来艺术及其欣赏观念的冲击,中国戏曲古典性同样呈现出多样复杂的内涵,其在当代发展的层次性亦显得较为突出。
所谓层次性,就是指中国戏曲在当代,面对着流行艺术的趋同,在发展创新和个性追求中所呈现的复杂特征。层次性需要中国戏曲在摆脱了传统束缚之后,能够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精品。它需要中国戏曲拥有进入观众生活的活力和力量,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借用流行文化发展的部分模式,将戏曲的艺术创造与时代风尚、观众审美结合起来,避免盲目、无序、人为的诸多弊端。层次性在强调戏曲拥有时尚性、市场性的同时,也对戏曲在当代的生存空间提出要求,文化性作为层次性的题中之意,要求戏曲逐渐营造出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生态,与新时代的民风、民情紧密联系起来,成为当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品类,以避免流行时尚带来的实时消费和消极影响。
中国戏曲的古典性与层次性,正是中国戏曲在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中呈现出来的经验。不尊重戏曲的古典性,就意味着对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遗产的漠视;不尊重戏曲的层次性,就意味着对中华民族成熟的艺术传承系统缺乏自信。充分理解中国戏曲的古典性和层次性,才能够建立、健全中国戏曲发展、创新的机制,让古老的戏曲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选自2008年第20期《新华文摘》,有删改。)
6.下列对中国戏曲“层次性”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戏曲的“层次性”是指中国戏曲在当代社会中为发展创新和个性追求而体现出的复杂特征。
B.借用流行文化发展的部分模式,将戏曲的艺术创造与时代风尚、观众审美结合起来是中国戏曲“层次性”的需要。
C.文化性是中国戏曲“层次性”的属性之一,它要求中国戏曲与新时代的民风、民情紧密结合,并反映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
D.中国戏曲的“层次性”要求中国戏曲既要有时尚性、市场性,又要有文化性,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时代精品。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句是()
A.通过中国戏曲,既可以识别各个民族的个性特征,也可以认识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
B.中国戏曲在使人们识别民族个性、认识我国悠久传统方面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公认。
C.民族个性和悠久的传统在中国戏曲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这是中国戏曲古典性的体现。
D.中国戏曲展现了我国辉煌灿烂的文明成就,这有助于人们认识我国悠久的历史。
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追求大众化娱乐是我国清代中叶花部戏曲的特点,我国近代以来的戏曲继承并发展了这种传统。
B.中国戏曲长盛不衰并成为民众娱乐身心甚至表达信仰不可或缺的内容,这使其具有了经典性。
C.具有稳定的结构和超强的代谢、革新机制是中国戏曲和古希腊罗马戏剧、古印度梵剧的根本不同。
D.只要充分理解我国戏曲 的古典性和层次性,就能让中国戏曲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南园诗存》序
姚鼐
昆明钱侍御沣[1]既丧,子幼,诗集散亡,长白法祭酒式善[2]为搜辑仅得百余首,录之成二卷。侍御尝自号南园,故名之曰“南园诗存”。
当乾隆之末,和珅秉政,自张威福,朝士有耻趋其门下以希进用者,已可贵矣。若夫立论侃然,能讼言其失于奏章者,钱侍御一人而己。今上既收政柄,除慝扫奸,屡进畴昔不为利诱之士,而侍御独不幸前丧,不与褒录,岂不哀哉!
君始以御史奏山东巡抚国泰秽乱,高宗命和珅偕君往治之。君在道衣敝,和珅持衣请君易,君卒辞。和珅知不可私干,故治狱无敢倾陂,得伸国法。其后君擢至通政副使,督学湖南,时和珅已大贵,媒糵[3]其短不得,乃以湖北盐政有失,镌君级]。君旋遭艰归[4],服终,补部曹。高宗知君直,更擢为御史,使值军机处。君奏和珅及军机大臣常不在值之咎,有诏饬责,谓君言当,和珅益嗛君。而高宗知君贤,不可谮,则凡军机劳苦事,多以委君。君家贫,衣裘薄,尝夜入暮出,积劳成疾以殒。方天子仁明,纲纪犹在,大臣虽有所怨恶,不能逐去,第劳辱之而已。而君遭其困,顾不获迁延数寒暑,留其身以待公论大明之日,俾国得尽其才用,士得尽瞻君子之有为也。悲夫!悲夫!
余于辛卯会试分校[5]得君,四年而余归,遂不见君。余所论诗古文法,君闻之独喜。君诗尤苍郁劲厚,得古人意。士立身如君,诚不待善诗乃贵。然观其诗,亦足以信其人矣。余昔闻丧,既作诗哭之;今得集,乃复为序,以发余痛云。
(选自《古文辞纂》,略有删改)
[注][1] 钱沣:清书画家。乾隆三十六年进士,官侍御、通政司副使等。[2]法式善:吉林长白山人,清文学家。 [3]媒蘖:比喻挑拨是非,陷人于罪。 [4]遭艰:遭父母之丧。 [5]分校:科举考试时校阅试卷的官,时姚鼐以礼部员外郎任分校。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治狱无敢倾陂 狱:案件
B.君旋遭艰归,服终 旋:不久
C.则凡军机劳苦事,多以委君 委:推脱
D.第劳辱之而已 第:只是
10.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和“故名之曰《南园诗存》”中的“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②且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③左右欲刃相如
④范增数目项王 ⑤且庸人尚羞之 ⑥成以其小,劣之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②③⑤ D.①③④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钱沣为人刚直的一组是()
①能讼言其失于奏章
②既收政柄,除慝扫奸
③君始以御史奏山东巡抚国泰秽乱
④和珅持衣请君易,君卒辞。
⑤君奏和珅及军机大臣常不在值之咎
⑥尝夜入暮出,积劳成疾以殒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③④⑥ D.②③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钱沣去世时,儿子年幼,诗集散失,经他人收集得到其诗一百多首,抄录成两卷。因钱沣曾自称南园,所以这两卷诗就称为《南园诗存》。
B.钱沣曾受命同和珅一道处理山东巡抚国泰违法乱纪一案,面对和珅的笼络,钱沣不为所动,这使和珅不敢徇私舞弊,国法也得到 了伸张。
C.钱沣为人正直,不阿附权贵,为此受到了和珅的排斥和打击。在他担任御史时,和珅以湖北盐政有错误为借口,降低了他的职务。
D.作者为书画家钱沣的诗集作序,重在赞扬其忠直敢言、与权臣和珅作斗争的行为,哀其不待公论大白天下而死,惋惜人才之意溢于言表。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              (http://www.51985211.com)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朝士有耻趋其门下以希进用者,已可贵矣。(3分)
译文:
⑵士立身如君,诚不待善诗乃贵。(3分)
译文 :
⑶余昔闻丧,既作诗哭之;今得集,乃复为序,以发余痛云。(4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思寄子由
黄庭坚
黄落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
老松阅世卧云壑,挽着沧江无万牛。
[注]元丰四年,诗人任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令,很不得志。在草木枯黄的晚秋季节,他思念起好友苏子由(苏辙),于是借诗抒发自己的感慨。
松树是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请结合全诗,赏析这首诗中“老松”的形象。
答:
15.文学常识与名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⑴《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鲁国史官 撰写。鲁迅先生的小说 集有《呐喊》《 》《故事新编》。
⑵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⑶ ,樽酒家贫只旧醅。 ,隔篱呼取尽余杯。(杜甫《客至》)
⑷陆游在《书愤》中追述早年豪迈的战斗生活的两句是: , 。
⑸秦观在《鹊桥仙》中把牛郎织女之爱和人间之爱进行对比的两句是: , 。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狭的天地
石灵
法国公园附设的动物园里,有两头狮子,当清晨或薄暮,往往发出一种动人的吼声。每次听了之后,不自觉地有一缕由激动或凄清交织成的酸意,升到胸际。接着是许多遐想,挤掉手中的工作,挤断正常的思考。
我想到,它在深山大谷的情形。
赤日西堕,黄云蔽空,长风怒啸,景色为昏。是它出现的最好的背景。于是它或穿越溪涧,或踞伏崖岭,发为长吼,群山响应,声震山林。如果是秋天,败叶萎枝,簌簌地下落。不要说猿鹿狐兔,各自潜隐,即山精魑魅,也将不敢显出身形。
但它现在在笼里。我想到了乌江和圣赫拿岛①。
挨着狮栏的另一个栏里,是一只文豹。它不会吼,但据说,它的性子比狮子还急。每次看它不是在栏里彷徨窜走,就是睡在木板上;睡在木板上,却并非在休息,它睁着两只灰碧的眼,一瞬不瞬,射出一股近乎疯狂的愤怒的光。它在恨,我想这时候,即使是好心的开栏放走它的人,也逃不掉它的抓啮。
过了不久,再去看它的时候,它已不见。问人,知道并不是搬了家,而是死了。那原因是很明白的。它死得对。如果有人学为批评家,说它是懦夫,是弱者,我将投反对票。我不是狮子,不是文豹,更不是英雄。然而我却渐渐地明白了狮子的吼,文豹的不瞬地睁着的眼。
小时候,从家里到学堂,约二里路,每次走起来,都要愤慨怎么这样远,大起来,在外面住了若干年,再回去,有时探探旧日的脚迹,往往觉得走不了几步,就已经到了。这时候,心里会起一种异样的蠕动,好像有一种什么东西已经失掉了,逝去了。但现在对于 有着走不完的马路和弄堂,看不完的脸孔和人事的上海,却又起了一种相反的感觉。是第一次。马路两旁,高耸着房屋,像撞不破的铜墙铁壁。即使转弯抹角,绕过了一道,顷刻间面前又矗立起一道,绕过一道,又是一道。似乎永远绕不出个豁然开朗的面目。要看到天,是要在那些铜墙铁壁面前 注册的,而它们又多么吝啬,永不给你一个一望无际的视野,一方块一长条,是些豆腐干和米达尺。即使低下了仰起的头,顺着马路看去,虽然电杆是数不尽的,街车是数不尽的,但是,在你的眼睛还没有用足了力的时候,它已经转了弯,它已经断了头,心里被挡住了去路。一着急,身上淌下了汗,呼吸也窒闷起来。我厌倦,我想有一副狮子的声带,有一双文豹的眼睛。广大的原野呵,我思念着你,像思念着一切亲爱的人和物一样。
我怀疑我是不是合适住在城里。
近来去公园,发现动物园的局面,又有些变过了,两只分栏居住的狮子,已经迁到一个栏里。我注视栏里的两个动物,恍然地悟出来,为什么好久好久以来,清晨或薄暮,没有听到那摇撼心灵的吼声。狮子原不过也是一种平凡的动物呵!但它却有可爱的地方,它直率。它大概也明白,发不出饱满的又壮又悲的吼声,倘不知趣,是徒然会招来看客的讪笑的。
人是善于恶作剧的。
人不但会为凶猛如狮子的动物制出铁栏,设下圈套,使它住在里面,连本性也渐渐失去。有时还会为自己制出铁栏,设下圈套。但这是极悲哀的事。住在别人的铁栏和圈套里一朝觉悟,还可以发下冲出去的愿心。住在自己的铁栏和圈套里,是永远没有脱笼的希望的。
但人也是狡猾的,不信你听,倘遇东风的机缘,从百老汇②大厦里,每每传来妖声妖气的怪叫,那不是狮子,那是兽中的狈(一种前腿特别短的兽,走路时要趴在狼身上,没有狼,它就不能行动。此处意指困苦寄生之类的东西)、鸟中的囮(捕鸟时用来引诱同类的鸟,此处意指可怜的败类)。
一九三九年七月二十日
(选自《石灵选集》,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3月版,略有改动)
[注]:①圣赫拿岛:拿破仑兵败后,被流放到圣赫拿岛,后死于此。②百老汇:此处指娱乐场所。
16.作者为什么要用许多笔墨写自己在上海“窒闷”的感觉?(6分)
答:
17.如何理解“人是善于恶作剧的”一句话的含义?(5分)
答:
18.本文在结构上很有特色,请赏析。(6分)
答:
1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接着是许多遐想,挤掉手中的工作”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听到狮子的吼声之后产生的“遐想”之多。
B.文章中,作者说“我想到了乌江和圣赫拿岛”,实际上是把眼前被囚的猛兽和历史上被困的英雄类比,突出了对项羽和拿破仑的赞美。
C.“我怀疑我是不是合适住在城市里”一句,写出了“ 我”对自己生存状况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笼子般城市生活的厌倦及砸烂这种“笼子”的决心。
D.最后一段写了更为狡猾的一种人,这种人就如同兽中的狈和鸟中的囮,他们心甘情愿地生活在醉生梦死中,生活在“笼子”中,作者这样写深化了主题。
E.这篇文章把人们灵魂深处的心态借狮子和文豹表现出来,由此及彼,由物及人,让读者产生了共鸣,并且使读者去认识现实,思考自己的生存处境。
六、(9分)
20.用“虽然……但是……”这种句式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4分)(30字以内)
美国政府的救市思路是“抓大放小”,事关国计民生的机构如“两房”存活了下来,威名远播但病入膏肓的如雷曼则“光荣就义”。美国政府表面上的厚此薄彼,其实煞费苦心。但是,美国政府令人眼花缭乱的“大手笔”,看似临机果断,不同凡响,其实是典型的贻误战机。远的不讲,9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两房”实行国有化,各注资1000亿美元的时候,如果紧接着发出正确的信号,雷曼或许还有生还的希望。如果再倒推三个月,在6月份,美国上半年各种经济统计数字还未出台的时候,或者7月份刚刚出台的时候,美国政府相关机构能低下高傲的头,敦促华尔街各问题机构准备自谋生路,那么这场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或许远远不会像今天这样产生严重的后果。
答:
21.《江西日报》开办了一个名为“赣鄱巨变?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栏目。下面是编者写的开栏语的开头和结尾,请你补出中间部分。要求紧扣主题、言简意赅、有文采。50字左右。(5分)
30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赣鄱大地。于是,江西儿女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新长征。时至今日,改革开放已经给赣鄱大地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站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个时间点上, 。为了纪念这段非凡历程,本报特开辟《赣鄱巨变?纪念改革开放30年》专栏,推出系列报道,对江西3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从多角度进行诠释和反映,敬请读者关注。
七、(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闻名世界的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的墓碑林中,有一块闻名世界的墓碑。在这块墓碑上,刻着这样的话: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一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这也不可能。
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
然而,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D 2.B 3.B 4.A 5.B 6.C
7.A 8.A 9.C 10.D 11.B 12.C
13.⑴朝中士大夫中有把奔走他的门下来企求升迁重用认为是耻辱的,就已经很可贵了。
⑵士人如果能如同他一样注重品德修养,那么确实不必等到擅长写诗就已经很可贵了。
⑶我以前得知钱君去世,已经写了诗歌哀悼他;如今得到他的诗集,于是又写了这篇序文,用来表达我的悲痛之情。
14.在草木凋零、小虫鸣叫的晚秋时节,唯有一棵老松安卧云壑,冷眼静观,只有沧江挽纤的万牛才能把老松拉走。老松正是看透炎凉世态、不与世俗合污、毅志坚定的诗人形象的象征。
15.⑴左丘明 彷徨 ⑵未尝不临文嗟悼 不能喻之于怀 ⑶盘飧市远无兼味 肯与邻翁相对饮 ⑷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⑸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16.①细致地写出了人们处于自己制出的铁栏或圈套中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厌倦。②为下文写人类“住在自己的铁栏和圈套里,是永远没有脱笼的希望的”作了铺垫。
17.人类为凶猛动物制出铁栏,设下圈套,使它们渐渐失去本性;同时也为自己制出铁栏,设下圈套,使自己泯灭本性,但有的人却未必能适应这种生活。这句话写出了人类面对窘境的尴尬,表达了作者对人类为自己设下铁栏和圈套的行为的悲愤。
18.①以动物园中的狮子为线索展开,层次清晰。②把现实和过去进行观照,时空转换有序。写狮子,有狮子过去在深山大谷里的情形和如今在动物园里的情形的观照;写人类,有“我”小时候的情形和现在生活在铜墙铁壁般的都市里的情形的观照。
19.BC
20.美国政府“抓大放小”的救市思路虽然不错,但是行动太晚。
21.示例:回望过去,我们有理由自豪,因为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展望未来,我们更应该奋起,因为千帆竞发,不进则退。
22.[立意导引]①要想改变世界,必须从改变自己开始。要想撬起世界,必须把支点选在自己的心灵上。②扎根现实,实现梦想。③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加入家长群

QQ扫一扫,加入家长群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抖音号

抖音扫一扫,立即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