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09年2月28日,温家宝总理与网友交流的时候表示:民生是国家之本。那么,什么叫民生呢?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在这里,民生就是指老百姓的基本生计。孙中山给“民生”问题较为经典的解释是:“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 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老百姓“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的既有物质需求”,也是“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 。显然,这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 作为青年学生,将视野对准民生,将使我们成长为一代极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在写作中,我们应该多关注“民生与和谐”、“民生与发展”、“民生与责任”等话题。不妨针对以下社会涌现出的热点现象,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理性或感性的角度,对“民生问题”进行个性化的思考和阐述。 1、理论论据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西柏坡是向全党提出,要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评点:“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作为国家的决策层会对民生的关注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老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也在不断提高,这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2、政府的“民生工程” 在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温家宝总理郑重承诺,我国将在五年内逐步取消农业税,中国农民交了几千年的“皇粮国税”终于要成为历史;2008年9月1日,一个必将被历史所铭记的日子——在这一天,中国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2009年4月6日,医疗改革新方案出台,将建立覆盖全民的医保制度,实现医药费用的合理分担,以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 (http://www.51985211.com) 点评:这些利民、裕民、养民、惠民的民生措施,充分反映了政府重视“三农问题”、关注民生、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也是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的不懈努力。 3、情为民所系的人民总理 2009年1月29日,总理温家宝在湖南长沙看望在沙坪变电站除冰抢险中不幸殉职的电力职工的家属时说:“今天面对你们,我无法用更多的语言来表示安慰,我给你们鞠个躬吧!” 四川地震后,温总理以66岁的高龄,行走在被地震夷为废墟的北川村镇,流下了眼泪;在看望地震中的孤儿们时说:“你别哭!你放心,政府会管你们的。政府管你们生活,管你们学习,你们一定会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点评:总理的鞠躬、眼泪和表白,不仅是哀悼三位烈士、慰藉灾民和安抚受伤的幼小心灵,更是一种人文关怀,是人本精神的体现。只有心中装着天下人民,才能情为民所系。 4、橘子洲门票全免费 4月中旬以来,关于江南名胜橘子洲风景区在实施总投资约17亿元的大规模重修后,究竟该不该卖“百元门票”的问题,在长沙引起了公众热议。21日,长沙市委、市政府宣布,诚恳吸收社会各界意见,决定橘子洲景区内所有景点将向公众免费开放。 点评:在不断修改的政府决策过程中,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政府以人为本、尊重民意的民本情怀和执政智慧,橘子洲的建设因此真正成为了“德政工程、民生工程、普惠工程”。政府关注民生,老百姓自然就拥护政府,支持政府的决策,和谐社会才能真正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