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亚欧交通职业学院是由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与俄罗斯交通大学合作举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等专科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由河南省教育厅颁发中外办学许可证,是我省首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致力于服务中俄两国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空货运、高速铁路、轨道交通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相关产业培养国际视野宽广、理论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同时,学院还将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和办学特色,逐步建设成为国际化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承担起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的重任,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区域互动合作。
郑州亚欧交通职业学院初期在河南省郑州市幸福路2号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幸福路校区进行办学,该校区占地76.145 亩,校舍建筑面积60078㎡,办学场地功能齐全,有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功能先进的教学实训设施,教学仪器设备值1626.78万。学院2019年面向河南省首次招生,目前在校生人数为266人。
第四条 合作办学双方基本情况:学院办学初期,教学工作依托举办方的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该校创建于1951年,1958年至1963年举办本科教育,1994年全国首批举办高等职业教育,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河南省唯一公办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全国铁路系统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位于中国铁路重要交通枢纽、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郑州市中心城区,新校区位于地理位置优越、发展前景广阔的郑东新区,总占地面积1081810㎡,建筑面积407290㎡。固定资产总值41444.92万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值25416万元,生均仪器设备价值13998.37元。图书馆藏书116.83万册,生均图书64.93册。
学校设置有15个教学院(部),工、医、文、管、经济、艺术6大类68个专业协调发展,形成了主干的轨道类、医护类专业,精干的人文艺术类专业布局,面向全国招生。现有教职工900余人,专任教师647人,副高级及以上专任教师占27.82%,博士、硕士占69.24%,双师素质教师占90.11%,生师比为15.12。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和教学名师26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人,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全国职业教育轨道交通名师7人。是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国家级优质高职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河南唯一)、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国家首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教育部首批信息化试点单位、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河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河南省教育厅与郑州铁路局共建院校、河南省智慧校园建设试点高校、河南省教育科研网节点单位。有坝道工程“医院”高职分院——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分院,全国高职院校中唯一的职业能力重构研究机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能力重构研究中心,与英国技能优才中心(UKSCE)、英国国家铁路技能研究院(NSAR)合作成立“中英轨道交通研究院”。拥有省级科研平台7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计算机应用技术(高速列车智能运维)团队荣获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现代轨道交通技术教师团队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10所高职院校之一)。
学校始终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加强内涵建设,不断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办学实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建校60余年,共培养中、高等技术应用型和管理型人才15万人,为国家轨道交通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支撑和智力支持。近年来,学校乘势而上,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对接河南对外开放,奋力提升办学国际化水平,全面打造“围绕地方有作为、服务行业有贡献、融入国际有影响、培养学生有发展”的高水平职业院校。
俄罗斯交通大学设立于1896年,前身是由沙皇尼古拉二世授意下设立的莫斯科皇帝工程学校,1913年该学校改名为尼古拉二世莫斯科交通学院,1993年改为莫斯科国立交通大学,2017年改名为俄罗斯交通大学。该校是俄罗斯交通领域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齐全、影响最大的交通类高校之一,在俄罗斯理工类院校排名第11位。学校设有10个学院,4个系,2个研究所和3所中等职业学校,共开设95个专业;学校拥有120多个专业教学研究室和实验室,以及全俄罗斯藏书量最大的科技图书馆。全校教职工3400人,其中教授170多人,副教授540多人,在校生有3万多名,外国留学生1363名。
郑州亚欧交通职业学院所有专业的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计划由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和俄罗斯交通大学双方共同制定,通过融合双方的优势,创新教学方式,更新教育理念,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体系及标准等。此外,中俄双方将更加密切地融合在一起,由此带动合作双方人才培养、学科建设、高层次师资培养、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等项目的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双方人才培养质量和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学费为1.8万元/年/生,以物价部门审核为准。住宿费收费标准400元/年/生。学院严格按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核定的收费标准对学生进行收费,收费标准如有调整,则按照省收费主管部门最新批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