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院校动态首页

教育产业化,高校市场化,扩招、圈地、兼并,高校也纷纷出招,打造自己的航空母舰,更名热是最显著的一个环节,如果是专科学校一定要改名为学院;如果是商学院,那就一定要改为工商大学;如果是外国语学院,那一定要变成外国语大学才罢休;于是电子科技大学、科技大学、理工大学、交通大学之类的校名满天飞,明明是个专业院校,却为了吸引考生的需要来一个像是综合性大学的校名。
  
    包括“矿冶”、“地质”、“气象”、“农林”、“石油”、“煤炭”、“纺织”等都是冷门的,这些专业几乎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不仅招生难、毕业生就业难,教师引进也难。所以都要改!
  
    更名,是有章可循的。一般来说,农林地矿类大学招生就业和引进师资都不容易,所以要“摘帽”,改为“工”字院校,如工业大学、理工大学、工学院。详细来说,“矿业”多改为“工业”“理工”“科技”,如:西安矿业学院改为西安科技学院再改为西安科技大学;“地质”多改为“工程”“工学院”,如西安地质学院改为西安工程学院,桂林地质学院改为桂林工学院;“气象”则改为“信息工程”,如成都气象学院改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南京气象学院改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院”要提升为“大学”,专科要改名为学院。以民族学院为例,自原来的中央民族学院改为大学之后,从2000年起,中南民族学院、广西民族学院、西北民族学院,纷纷升格,至2005年,中国再无“民院”,全“民”皆“大”。其实,如果只是单纯由学院升大学,倒也不至于很大程度地混淆视听。专科升本科学院不太容易,通常是几个专科合并在一起,规模上了档次,就好办了,如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和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为广西财经学院,一跃为本科院校。
  
    还有一些是“傍名校”,像兰州铁道学院更名为兰州交通大学,大连铁道学院更名为大连交通大学,俨然与北京交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比肩;南京经济学院改为南京财经大学,看起来一下就与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平起平坐了;还有最近几年出现的“四华”大学——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南华大学(原中南工学院和原衡阳医学院合并组建)、西华大学(原四川工业学院和原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北华大学(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四个方位都被用上了,被戏称与清华并列为“五华”。
 
    至于几校合并的,要么沿用其中实力最强的大学原名,如武汉大学吞并武汉水利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要么重新取名——这里面的花样非常之多,后面再细说。
更名规律     电子工业——〉电子科技(例如: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矿业——〉工业,理工,科技(例如:西安矿业学院——〉西安科技学院——〉西安科技大学
  
    工学,工业——〉理工,科技(例如:华东工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学院——〉沈阳理工大学
  
    地质——〉工程(例如:西安地质学院——〉西安工程学院)
  
    机械——〉理工(例如:陕西机械学院——〉西安理工大学
  
    经济——〉财经(例如:南京经济学院——〉南京财经大学
  
    铁道——〉交通(例如:兰州铁道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大连铁道学院——〉大连交通大学
  
    工程——〉理工(例如:浙江工程学院——〉浙江理工大学
  
    气象——〉信息工程(例如:成都气象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南京气象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尽量使用大地名   省名、行政区域名、国名,一个个的上!   尽量使用大地名,能用中国就不用华东,比如叫中国计量学院就比叫华东计量学院好。能用西南就不用四川,叫西南科技大学就比叫四川科技大学响亮。能用山东就不用淄博,叫山东理工大学就比叫淄博理工大学好听。当然,这个原则在特殊情况下例外,有时建议使用小地名:比如城市本身很有吸引力话,选用城市名可起到突出地域性优势的作用,北京是首都,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是城市名中最珍贵的,所以叫北京交通大学,就比叫北方交通大学或华北交通大学要好的多。其他的城市名如天津、上海、南京、西安、哈尔滨这些大城市名称欢迎程度也很高。   全国很多地方高校改名后都急欲冠上省名,一个是不希望别人知道它实际上是在某个偏远城市,说白了是典型的自卑;二则是冠省名会给人一种省属高校的感觉。比如四川文理学院你会想得到它坐落于达州吗?   还有很多由师专升起来的学院竟然不一而同的去掉师范二字,生怕师范二字会影响学院的发展一样,实际上这就是学院的定位不准了。有这么个规律:一般各地方的xx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一般申格后都称呼:xx学院。现在在湖南竟然只有衡阳师范学院这一所本科院校敢于使用师范学院的名字。   以湖南省为例:   湖南众多地方师专升级——〉湖南××学院   湘潭工学院、湘潭师范学院合并——〉 湖南科技大学 (湘潭市)   岳阳师范学院——〉 湖南理工学院 (岳阳市)   常德师范学院——〉 湖南文理学院 (常德市)   郴州师专、郴州医专、郴州教育学院、郴州师范四校合并——〉湘南学院(郴州市)   零陵师范专科学校——〉零陵学院——〉 湖南科技学院 (永州市)   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湖南城市学院(益阳市)   娄底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娄底市)   教训:号称湖南的并不一定在长沙!有些甚至是在名不经传的小城市。再比如叫华东的并不一定都在上海,比如:华东交通大学就在江西南昌。    

上一篇: “华工”之争 与中国“五华”

下一篇: 中国大学更名推手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