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新增专业首页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审批备案结果。哈尔滨工业大学新增本科专业7个,其中新增审批专业4个,新增备案专业3个。

 

新增审批专业名单

 
 
 
 
 

  

新增备案专业名单

 
 
 

 

 

 01 

 

专业简介

 

 

人工智能,包括了声图文的处理、人机交互技术、智能机器人、脑认知等相关的研究方向,并可以引申到金融、司法等跨学科领域。人工智能专业,在计算机科学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人工智能相关的方向进行深入地学习。

 

人工智能是一个跨学科的专业,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保留相应的学分,允许学生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作为计算机大类的一个专业,学生会学习到计算机专业的一些基础课程。但与其他专业(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网络安全、生物信息技术等)不同的是,在专业课程中,更强调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理论、方法的学习与实践,并加大跨学科学习的力度。因此,与其他专业有着较大的区分度。

 

培养目标

 

 

坚持学校“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学习与发展成效驱动”的教育理念,培养面向人工智能现代前沿技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认知论、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的基本思想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计算机、智能信息处理和认知与心理的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智能科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实践方法,掌握智能系统与工程、智能信息处理和电子技术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本科毕业后能从事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智能信息处理、智能交互、智能系统等方向的科技研究、应用开发、信息管理和教学等工作,能够引领未来发展、具有国际视野、身心健康、恪守工程伦理的卓越创新人才。

 

 

 02 

 

 

专业简介

 


机器人工程专业主要依托于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与机器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师资力量和实验条件,由相关本科教学团队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机器人方向的基础上组建而成

 

哈工大是国内最早从事机器人研究的高校之一,1986年成立机器人研究所,是国家“863计划”智能机器人机构网点开放实验室、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建有中德空间机器人技术联合实验室,曾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弧焊机器人、第一台点焊机器人和第一台空间在轨维护机器人。

 

2007年经科技部批准成立了“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18年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获评“优秀”。拥有“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机器人及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纳米级精密定位及微纳操作技术与装备”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在空间机器人、微纳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空间机械臂技术”入选2013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该研究机构一直是我国机器人领域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培养目标

 

 

面向国家对机器人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优良品德和执着信念,具备良好的沟通协作、跨专业认知融合和终身学习能力,拥有国际化视野、创新精神、良好的科学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多元知识结构和解决机器人系统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工程应用、运行管理问题的能力,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领域引领未来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
 

 03 

 

专业简介

 

 

计算金融是专门研究如何融合数学模型与计算机的数据组织与数据分析处理工具,进而有效地求解金融领域中各类计算问题的有关方法和理论的一门学科。

 

人们在从事金融实务过程中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其中很多问题都可归结为若干典型的数学模型,例如投资组合问题一般可归结为二次规划问题,给出这些典型问题的数值求解方法,也就为大多数金融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性。但对于一些复杂的金融问题,理论分析往往无能为力,而类似自然科学一样的实验又无法进行,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与数据仓库、机器学习等相关技术和方法成为了处理这些问题的新兴手段。

 

培养目标

 


计算金融本身是一个交叉学科,培养的也是复合型人才,学生应该掌握管理信息系统、金融学、数学、统计学的相关知识。通过本专业的学习,能够在金融市场的经济活动中,运用数理统计及信息系统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应具备职业道德和国际视野,满足社会发展和国家需求。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能够在实际工作或者继续深造的过程中,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能力,适应计算金融学领域的发展。为更好适应社会对计算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保证专业发展和专业教育具有良好的支撑,计算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会根据业界以及学界的最新成果信息、发展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期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符合专业自身的定位。
 

 04 

 

专业简介

 

 

汽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汽车技术的发展一直与机械、材料、电气和控制等学科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车辆工程包括的主要研究方向有:车辆系统动力学及控制、新能源车辆技术、智能网联车辆技术。

 

传统的“车辆工程专业”主要对应车辆系统动力学及控制研究方向,研究车辆的动力学和运动学问题,重点在机械和材料。增设“智能车辆工程专业”,可以与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这两个研究方向对应,面向当前汽车行业“电气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的趋势开展研究工作,重点在电气和控制。

 

培养目标

 

 

智能车辆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人格健全、视野宽阔,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厚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工程研究创新能力,能够在智能车辆工程领域从事产品开发与设计、生产制造、试验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毕业五年之后,预期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并成为单位或部门的技术骨干,能够组织实施研发项目,能胜任领导团队进行产品设计与开发工作。

 

 05 

 

专业简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面向国家对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为国家培养未来急需的从事新能源领域的复合型科技人才。

 

围绕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响应教育部新工科号召,抓住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和威海市打造蓝色经济区域的机遇,哈工大(威海)提出“一二三三”的特色发展战略,其中新能源专业是威海校区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总体定位为秉承百年强校哈工大规格的办学之路,建设在山东省有影响力,具有威海校区特色的新能源专业,将培养适应于国家能源发展,地方与企业需求,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国际化视野、完备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工程应用经验,懂管理、易合作、能创新的新能源行业领军人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面向国家能源发展,面向地方与企业需求,培养具备能源、热学、电学、力学、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方面扎实的基础理论,强调新能源系统的概念及分析方法,突出应用基础理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载体作用,突出计算机与管理科学在新能源工程中的应用。形成具有较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能够胜任新能源技术相关的科学研究、工程开发、运行控制以及能源管理方面等工作,系统性掌握“产、管、储、用”+“节能”新能源利用体系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人才。

 

 06 

 

专业简介

 

 

网络空间是指人类生存的信息环境或者信息空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与陆地、海洋、天空、太空同等重要的人类活动新领域。网络空间安全需要应对网络空间中所形成的各类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以及个人隐私安全。目前,网络空间安全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前沿和热点。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中国制造2025” 、“互联网+”时代,致力于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具有国际视野、能够支撑和引领国家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系统掌握网络空间安全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网络空间安全产业以及其他行业从事各类网络空间安全相关的软硬件开发、系统设计与分析、网络空间安全规划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网络安全技术人才。

 

 07 

 

专业简介

 

 

海洋技术专业隶属哈工大(威海)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是一个依托哈工大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和信息与通信工程三个优势学科的跨学科交叉新工科专业。其中环境科学与工程是纳入哈工大“双一流”建设的国家重点学科,威海校区的海洋科学和信息与通信工程均设有山东省重点学科,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承担国家“973计划”和“863计划”、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大批科研任务,科研水平居全国前列。

 

海洋科学与技术是哈工大“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在威海校区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突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强化海洋资源与环境的学术优势与特色,校区近年来在海洋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为本专业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学科拥有对海探测雷达站、工信部对海监测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洋资源环境检测实验室、山东省海洋船舶防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中欧膜技术研究中心、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威海校区联合研究中心、国家浅海综合实验场等一批涉海科研平台,这些平台为本科生的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我们和国家海洋局青岛海洋研究所、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信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等一批涉海领域高校研究院所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将来该专业的本科生校外社会实践与实习提供有力的保障。

 

学院与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建立的本科生“菁英班”培养模式,为有志进一步深造的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海洋及海岸带范围的科学研究为特色,以培养能够在海洋生态环境检测、海洋资源环境与安全保障、海洋探测、海洋信息与大数据、海洋工程技术开发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本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选择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海洋探测技术、信息与信号处理等方向继续深造。

 

 

上一篇: 教育部:2019年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

下一篇: 高校新增专业,到底该不该选?这个答案很靠谱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