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北京高考首页

近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招生办副主任在“教育面对面”做招生访谈,直播上详细介绍了2019年在京招政策,并针对广大家长和考生非常关注的问题给予解答。

  中国教育在线第一时间收集整理访谈相关内容,供考生报考时参考!

  

  以下是两所学校具体访谈内容:

清华大学

  一、招生计划

  2019清华大学在京投放的招生计划预计与去年持平,计划招收169人,其中文7人,理科162人。

  二、按大类招生

  清华把将近50个招生专业整合成16个专业大类进行招生,充分体现了通专融合的概念。学生入校后先进行通识教育,一般会在大一下学期的时候进行专业确认。2018年专业确认后,第一志愿满足率将近90%,基本在前三志愿全部解决。每个方向和每个专业在做专业确认时采用的方案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准只看成绩。

  三、转专业政策

  对于学生的培养,除了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之外,在自由转专业方面,学生的自由度将越来越大。并且学校还为学子们提供丰富的第二学位和辅修学位。其中,第二学位近20个,辅修学位15个。这一举措能使学生更好地跨学科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叉创新。

  另外,学校不断加强通史教育写作和沟通课程,让学生主动和不同专业的教师畅所欲言。使其对于不同专业方面的知识有更好的理解。

  四、国际化教育

  在国际化资源方面,学校的国际化的教育环境使得学生能够与来自将近150个国家的国际学生共同学习,进行思维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为学子们带来全球化的体验。另外,学校拥有丰富和优质的国际化项目,去年有16000多人到国外进行交换和交流。比如学校最近启动的英华学者项目,专门会派本科学生前往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MIT)做交换学习。学校将全面承担学习生活等费用。又如“鸿雁”计划,是学校专门为帮助贫苦学子解决出国问题设立,由学校出资,为其负担相应的差旅及学习生活费用。

  五、相关问题解答

  问:清华大学往年在京录取排名大概是多少?

  答:高考统招在北京理科排名前250300名的考生和文科排名前50名的考生都有希望。

  问:录取的时候有没有这个专业的级差?对于单科分数有什么样的要求?志愿的满足率有多高?

  答:北京实施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学校按照高考投档分和专业志愿来进行排队录取,不设置专业级差。对于同分的考生学校会根据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制订的同分排序规则来进行排序。一般在调档后不会退档,志愿满足率几乎能够达到百分之百。

  问:“清华学堂”的人才培养计划是如何实施的?涉及了哪些特色班?

  答:学校的学堂计划从2009年开始实施,目的为挑选拔尖创新人才,师资配置均为顶级。目前每届大概招200名左右学生,现在已有近千名的毕业生。绝大多数都在本学科领域、一流高校或研究机构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目前有数学班、物理班、化学班、生命科学班、计算机科学实验班、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以及钱学森力学班。文科方面为世界文学与文化实验班。招生方式确实各不相同,首先需要考生进入清华。

  问:在QS世界排名中,清华哪些专业是全球领先的?北京考生青睐哪些专业?

  答:学校有两个世界前10的专业,12个世界前20的专业。其中这个建筑和土木是前10,计算机、电子电气、机械航空、环境化工新材料等为前15,物理化学,统计运筹等为前20US NEWS排名里计算机和工程学世界第一,材料学世界第四,化学世界第十,物理第十八。其中,北京考生最为青睐的还是跟人工智能有关的计算机、电子自动化以及新雅书院,其次为传统热门专业,包括经济金融建筑等。

  问:如何更加细致了解清华大学专业和招生信息?

  答:518日为清华大学校园开放日,学校将会有所有大类的讲解介绍。考生也可以在学校每年举办的科学与工程挑战赛、人文社科冬季体验营、专业嘉年华等活动中了解相关专业。在填报志愿时,建议考生出分后第一时间咨询清华大学北京招生组的老师,届时学校将对外公布相应的联系方式,提供一对一的精准指导和暖心的咨询服务。对于家长和考生对专业、报考等问题都可以得到解答。

  六、联系方式

  校园开放日:518日(具体请以清华大学本科招生网公布为准)

  电话:0106277033462782051

  本科招生网:www.join-tsinghua.edu.cn

  微信:清华招生

 

  北京大学

  一、 招生计划

  预计与去年保持相对稳定。2018年在北京投放的各类招生计划一共是183人,其中一批次理科105人,文科62人,提前批次的小语种16人。

  二、转专业政策

  北大对于转专业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学部内转专业是零门槛。几乎所有的文科专业都对理科生开放。文科生如果想转学理科有两种途径:

  第一种途径,学生在入学时如果进入了元培学院,在第一年或者第二年选专业时,可以自由选择北大的任何一个专业。

  第二个途径,通过双学位,或者辅修来实现理科学习的梦想。

  三、三大变化

  变化一:博雅计划中将会纳入医学部的相关专业

  今年博雅的政策和往年保持相对稳定。

  变化二:小语种入学后不能转到非外语类专业

  通过提前批次小语种进入北京大学的学生,入学之后将不能转入非外语专业。但不影响学生从事辅修或者双学位这些项目的申请。

  变化三:取消专业级差

  全国各个省份都已经实行平行志愿,专业级差在政策上已无必要性。出分之后,学校会对考生进行一对一专业辅导,尽可能让学生选择一个比较满意的专业,从而避免级差的使用。

  四、人才培养特色项目入校之后二次招生

  二次招生一般在大学一年级进行。

  第一、整合科学2014年,元培学院整合科学实验班,主要是实现数理化生,信息工程这些学科的整合,攻坚核心的和重要的生命科学的问题,从而培养新一代的跨学科创新性人才。针对理科生,但是如果文科生如果特别优秀的话,只要符合要求也不会排斥。

  第二、图灵班2017年,北京大学聘请的康乃尔大学的图灵奖获得者John Hopcroft担任北京大学讲座教授,开设了图灵班。它的目的是挑战计算机科学的极限,推进智能科学的前沿。目前图灵班是由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联合培养,数学基础由数学学院的教授亲自指导。图灵班目前分两个热门方向:计算机软件、人工智能。图灵班面向全体大一学生,春季学期招生。图灵班的很多学生,在大二大三的时候已经在国际的顶级会议和顶级期刊上面发表了前沿的科学成果。

  第三、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专业本科班。这个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方向主要强调国家发展, 90%以上采用双语教学,每学期都开设全英文课程。每名本科生都要在国外一流大学交换学习至少半年。比如像西点军校、纽约市立大学伯克利分校、MFX等交换项目都是国发院专门为这个项目的本科生独家定制的。国发院不仅强调学术,还强调科研实践,科学与实践相结合,特别鼓励学生深入田野进行实践调查。面向全体大一学生,春季学期二次招生。报名学生将参加国发院举行的笔试、面试,最后选出40位学生进入到这个专业。

  五、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开展新型本科双学位项目合作

  北京大学与香港大学合办首个本科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五年制本科双学位,培养通晓内地与香港法律的复合型人才。项目学生分别在北大和港大接受两年半的专业法学训练,达到两校毕业要求后将同时获得由北大和港大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被录取到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学生有资格去申请这个项目。首批项目学生预计于2019年秋季学期正式入学。

  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两校中文系联合培养项目,采用2+2模式,按照4年的教学计划来规划,被录取到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可以去申请这个项目。

  另外还在与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讨论商谈工商管理类、数学类的相关的双学位项目,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及时地关注我们的相关信息。

  六、相关问题解答

  问:辅修和双学位有什么区别?毕业证上如何来体现?

  答:主要区别体现在课程和学分上。一般来说,双学位的学分要求会比辅修的学分要求高一些。至于说他们具体的区别,在北京大学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在收费上,辅修它是不需要费用的,但是双学位按照学分会收取一定的费用。

    第二,双学位需要申请,但是辅修不需要申请。你只要修够了辅修课程所要求的科目和学分之后,就可以获得辅修的资格。

    第三,目前双学位有一个单独的证书,辅修会在学生的毕业证上体现。比如说,某学生毕业于某主修专业,同时还会在毕业证上写上他获得了某专业的辅修资格。大概会以这种方式来体现。

  问:统招批的英语专业是不是和小语种一样,不能转非语言专业?

  答:在统招批次的英语专业不受这个政策限制。

  问:想读小语种专业,同时又获得了博雅计划的加分,加分能不能用得上?

  答:博雅计划的加分只对一批次的专业管用。小语种就只能是等到高考成绩出分之后,根据你的裸分来判断。如果说考生用上这个加分能够进入到北京大学的话,我建议考生还是首先选择进校,然后考虑专业。如果真是对小语种感兴趣的话,可以在入校之后转到小语种专业,从其他专业转到小语种专业是不受限制的。

  问:北京市排名多少位可以进北大?

  答:从我们现在招生的实际情况,尤其北京市实行出分报志愿之后,一般来说北大和清华两个学校是所有考生的首选。建议考生在看自己排名的时候,把北大和清华两个学校的计划加起来,大概的那个名次可能就是最后我们两校录取的分数线。两校录取的分数这几年差异不是太大,去年我们是比清华大学多了一分,前年持平,大概是这么一个情况。

  问:北大在京自招如果没有招满,空出的名额怎么样来分配?

  答:自主招生这一块,我们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的给各省下达计划的做法。自主招生是一个不做分省计划的项目。

  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86-10-62751407

  邮箱:bdzsb@pku.edu.cn网址:www.gotopku.cn

  微信号:北京大学招生办微博:北京大学招生办

  目前初步计划校园开放日定在518号,最终以北大招生网和北大招办的官方微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上一篇: 北京大学2019年招生计划:转专业、辅修、双学位多变灵活

下一篇: 北京市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外语口试工作安排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