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是个特殊的时期。这个阶段孩子们,既处于青春期极其敏感,又处于备考期情绪紧张。面对这些"瓶颈",家长该如何陪伴呢?
不知道细心的家长有没有发现孩子这样的感受,在一段时间内,无论孩子如何努力,但是成绩就是提高的不多,水平在班级也排在中下游水平,家长内心很焦虑,孩子外在很努力,但是就是没有什么质的飞跃,看不到进步,甚至在一些考试中还退步了。
如果这样的状态持续一段时间,就会造成心态上的严重负面影响,我们把这样的时期叫做"瓶颈期"。"瓶颈期"可能是单个科目的,也有可能是整体状态、整体学习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学习的“瓶颈期”,又应该如何合理克服学习的“瓶颈”呢?
首先要帮助孩子清楚认识到
学习存在"瓶颈期"
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正常现象
其实同学们的心里一定不要有过大的心理负担(虽然这种不上不下甚至不进则退的感觉真的很难过)。
"瓶颈期"克服的方法有很多,首先最主要的是摆正心态,不急躁,不放弃。
有的同学在"瓶颈期"挣扎了一下心里就想得过且过了,就是所谓的"放弃心理"。从长远来说,这么做的伤害是很大的,且不说主动放弃了一个自我锻炼的机会,给以后遇到了困难留下一种"逃跑"的暗示,要知道,人生漫漫,遇到点挫折是很正常的,而学习是为数不多的我们可以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机会,如果连学习都轻易放弃了,今后回想起来一定会后悔的。
那么,摆正心态之后
我们又该采取什么办法
帮助孩子度过"瓶颈期"呢?
由于孩子在"瓶颈期",无法取得显著的进步从而容易陷入沮丧的情绪之中,于是,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从"软柿子"开始捏起,从简单的题目入手从而提升自己的自信心。
正常的学习心态,配上比较基础的题目,从基础中找到学习的基本方法和乐趣,树立信心,再逐渐去挑战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而这时候要抱着"能做很好不能做也没事"的心思去积极求解,一旦弄明白了,就会对我们的信心产生很大的积极影响。
同时,要记着,在高中学习的路上,我们永远不是在单兵作战,可以和自己关系好的成绩好的同学取取经,更加有效的方式是直接去找自己信任的科任老师询问,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重点。
一般来说,老师丰富的经验和肯定会对我们的学习产生更加正面的影响。
从简单做起,做好基础,再逐渐加难度,不要好高骛远;向优秀的同学和信任的老师请教,调整自我。就这样坚持。只需要一周的时间,就可以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不断地就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调整心态,做成更好的自己。
"瓶颈期"固然是一个让大家头疼的内容,但是只要克服了,我们就会收获极大的自信和能力,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心态更加强大。
除此之外,“瓶颈期”确实是很多学生尤其是高考能力较弱的学生最为艰难的一段时间,家长引导学生继续向前走,帮助学生去发现自己每一次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学生自信和力量。其实,这段时间也是学生在学科上积蓄能力,突破“瓶颈”的关键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