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浙江、上海两地的考试科目将采用“3+3”模式。除语数英3个主要科目外,其他3门选考科目,上海采用“6选3”模式,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浙江则采取“7选3”模式,除了以上所提到的6科,还多了“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这一科目。大部分省份都将在近两年启动高考改革。

从表1中可以看出,除浙江、上海两地在2014年就已经启动高考改革外,北京、山东、湖南、海南、天津和江西等6个省市将在今年启动高考改革,也就是说今年入学的高一学生将按新的高考改革方案进行。其余的大部分省份将在2018年启动高考改革,还有几个西部省份在2019年开始高考改革。很多人认为时间还早,即使今年进行,也要2020年才能参加高考。造成这种误区的原因是很多人还是以以前高考的思路来考虑问题。这次高考改革最大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取消文理分科;2)实行3+3考试科目,选考科目6选3;3)英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取消文理分科,选考科目6选3直接关系到高一高二的同学,以前只需要选择文科和理科就行了,现在面对几十种选择,可能让很多人无从下手;另一方面,高一的选择会对以后的大学专业的选择造成影响,使得同学们必须从高一高二开始就去了解大学、了解大学的专业。这两方面的因素造成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6选3或者7选3应该如何选?本文语音版本在喜马拉雅同步发布。
1. 参考各大学在浙江或上海的专业招生政策
首先大家要了解一下各高校各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由于浙江、上海两个省份2017年已经采用新的高考政策,后面开始的各省份也有了参考。根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的统计数据,2018年拟在浙江招生的有1360所高校,选考科目范围涵盖了2.49万个专业(类),其中不限选考科目的占55.9%,设限选考科目的占44.1%,其中,设限范围为1门的占4.9%,2门的占8.2%,3门的占30.9%。也就是说,2万多个专业中,一半以上的专业没有设定选考科目,7门选考科目中,你选任意3门,都可以报考。在10980个设定了选考科目的专业(类)中,物理占了八成多,其次是化学,占了六成多,再次是技术,占了四成不到,接着依次是生物、历史、地理,最少的是政治。虽然每年各高校可能会对选考科目有细微调整,但调整的范围的幅度一般都非常小,所以高一、高二的同学们,可以浙江省的作为参考。
对于广大高一、高二的同学们来说,可能大家更关心的是具体某个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目前除了浙江和上海外,其他省份的还没有公布,大家可以根据浙江和上海考试院公布的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范围作为选择的参考。如山东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这个专业,选考科目就为物理和化学,其临床医学(五年制和八年制)专业则要求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山东大学其他专业在上海的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范围可见表2。

2. 需了解各大学同一专业选考科目的不同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各个学校同一个专业其选考科目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临床医学专业,山东大学的临床医学(五年制)、临床医学(5+3)要求的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生命科学三门课;而复旦大学临床医学2017年在上海的专业选考科目只要求物理和化学两门科目;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2017年在上海的专业选考科目则要求化学和生命科学两门科目。再比如中山大学经济学(属经济学类)2017年在上海无选考科目限定,而中央财经大学的经济学则要求选考物理,复旦大学的经济学类则要求选考物理和化学。所以考生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对每个学校各专业的选考科目都进行了解。
3. 6选3或7选3如何选择
在6门课或7门课中选出三门,对很多同学确实是难事。大家选择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选择: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2)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选择课程;3)根据就业情况选择专业进而选择课程。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这个可能大家都非常容易选择。但是有一部分同学还是非常痛苦,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对什么课程感兴趣或者对高考的科目都不感兴趣。如果是这种情况,建议大家至少要选择物理。根据浙江省对2017年高校选考科目的统计,考生选考物理可报考(包括高校设限选考科目为物理或没有设限选考科目)的专业(类)达到91%,化学达到83.5%,生物达到68.8%,政治达到59.7%,历史达到62.8%,地理达到60.9%,技术达到70.6%。因此,其中一门选择了物理,将来你选择专业的范围就很广了。
至于第二种方法,通过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选择课程,这个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大学的专业,然后再去研究这些学校的专业与高中课程的衔接情况。这对于广大高中同学来说是基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国的本科专业有500多个,大家光把这些专业名称搞明白都得费一番功夫,更别说把这些专业学什么,就业情况等搞清楚了。而大学的专业与高中课程的衔接情况则更加复杂,据统计,2017年在浙江省招生的本科院校有1368所,涵盖2.37万余个专业(类)。对于高中同学来说,是个海量的数字,这种情况最好求助专业人士。当然,如果有同学愿意自己花时间去了解,最好在选考之前花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去搜集这些专业的数据。
根据就业情况选择专业进而选择课程与第二种方法类似,大家首先要去了解各专业的就业信息,然后根据就业信息选择专业进而选择课程。这里面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自己适合的职业选择专业;二是根据就业的薪水、热点等选择专业。如果是根据自己适合的职业选择专业进而选择课程,大家可以首先进行职业心理测试,比如MBTI职业性格测试和霍兰德职业心理测试,了解自己的性格适合什么样的职业后再进行选择。如果根据就业的薪水、热点等选择专业进而选择课程,那高中的同学们最好求助于自己的亲戚朋友或者专业人士,否则很难对就业市场或者就业热点进行把握。
对大学、大学设置的专业、职业的认识不足,对大学专业和职业的联系认识不足。那么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学校开设职业规划方面的课程
自从1994年国家教委颁布《普通中学职业指导纲要》中指出职业指导也是普通中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很多高中实际上已经开设了职业规划的课程,这可能是高中生接触职业规划最直接的方法。同时,对高中生职业规划的研究也陆续开展起来,关于高中生职业规划的参考书籍也大量问世。
但这些课程和书籍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1)主要从心理上探讨职业规划,而职业规划更重要的是包括大学、专业、职业等多方面的内容,仅有心理上的探讨是远远不够的;
2)高中里面职业规划教育往往流于形式化;
3)对大学及大学开设的专业介绍很少。
我们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要让职业规划课程能真正帮助高中生解决问题,中学是需要多方面准备的,比如引入社会各种职业的人士开展职业介绍,加入实践课程让学生体验各种职业,科学客观介绍大学及大学的专业等。这都需要学校有想匹配的师资,开展实践课程的地方以及匹配的经费,而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全社会的努力,甚至需要教育制度的改革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这就决定了学校解决职业规划方面的问题需要漫长的过程,对于已经进入高中学习,或者即将进入高中学习的广大学子来说,可能无法通过学校来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了。
2 家长和高中生有必要在高一高二就加强对大学、专业和职业的认识
高考改革在即,高中学子们在高一或高二时就得面对课程的选择,而课程的选择将会影响大学专业的选择,进而影响大学毕业后的职业。基于这种现实情况,家长和高中学子们必须尽早加强对大学、专业和职业的认识,才能避免在志愿填报时的仓促,最后做出适合自己的最优选择。结合我们上一篇文章的分析,我们就来谈谈如何去了解大学、专业和职业的具体操作方法。
1)认识大学
大部分家长或高中生在高考之前对大学的认识可能主要基于比如武书连或校友会的排名,可以让大家对大学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但对于我们每个高中生来说,排名的名次都太过苍白。
中国的经济实力全球第二,但在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等领域我们远不如德国。同样,大学的实力也是如此,大部分本科院校都有50~100个本科专业,而这些专业在各个大学里面又有很大差异,比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大学排行榜中的综合排名通常都在100名以外,可能都不会引起很多考生和家长的注意,但其建筑学却是大学中的佼佼者,实力在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综合排名前10名的名校之上。
因此,大家在了解大学的时候,不能只了解其排名。那到底该如何了解呢?对于很多家长及同学来说,很多大学别说了解,可能连名字都没有听过。我们前面多次给大家推荐阳光高考用于志愿填报,实际上,对于了解大学,阳光高考也是一个很好的平台。首先介绍通过阳光高考获取大学信息的方法。

A 阳光高考的网站上面的菜单栏里有一个院校库,点入进去可以看到院校的名单。点击想查询的高校名称就可以看到它的相关信息。

B 在院校名单列表上方可以看到全国各省的名称。点击某个省份,比如江苏省,就可以看到江苏省的所有高校名单。点击想查询的大学,就可以进入该大学的页面介绍,获取该大学的基本信息。

C 如果知道大学的名字,可以直接输入而获得相关信息。
更重要的是进入一个大学之后,到底应该获取哪些信息才能帮助大家真正科学客观的了解大学呢?我们认为,了解一所大学至少应该获取以下几方面的信息:地理位置,大学的优势学科,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生师比。如果想了解更深入的信息,比如研究实力、学术论文,就业情况等,网络上获取就非常困难,或者很难得到比较真实的信息。这就需要直接与某个学校联系或者找专业人士、专业机构进行咨询才能获取。
2)认识专业
因为所有进入高校的人最终都是就读于专业,专业信息更为重要,并且专业是影响就业的直接因素。我国的本科专业一共分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学科门类,一共有506个专业。专科专业有700多个。在这些专业当中,除了临床医学、经济学、金融等少数十几个专业大家比较熟悉之外,大部分专业可能广大高中学子连名字都没有听过。那么如此多的专业如何去了解呢?
可以借助于教育部2012年版的本科专业目录,由于专业实在太多,大家可以挑选一些比较感兴趣的专业,然后再对这些专业进行逐个了解。
要了解某个具体的专业,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课程信息,一般各专业都有一些核心课程,大家可以对这些课程信息做一个大致了解,通过了解课程信息,可以知道各专业需要哪些基础。这可以帮助高中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拟报考大学的专业在高一、高二选择课程。比如医学需要学习解剖学、内科学、外科学等课程,这些课程反映在高中阶段,就是对生物要求都比较高,如果大家对生物不感兴趣,那么大家在专业选择的时候就需慎重。
②就业去向。这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通常每个专业都会介绍其就业去向,比如机械电子工程,其就业去向“毕业生可到各类机械设计与制造企业、电子及电器企业及其它生产部门、公司、科研与教学部门从事机电品的设计、制造、管理、教育教学、开发、销售及技术服务等工作”。
③重点学科。重点学科可以直接反应某个大学该专业的实力。可能大家对重点学科这个名词不太熟悉,简单的说,学科是针对研究生,专业针对本科生,专业与学科相对应。如果某个专业对应有国家重点学科,说明这个专业的实力就非常强。比如机械电子工程,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学校在该学科就有国家重点学科,说明这些学校该学科(专业)的实力不俗。除了这三方面之外,专业特色,就业前景等也可以做一个了解。
3)认识职业
职业信息是大家最关心,同时也是最分散的。职业信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多数都是通过亲戚朋友了解一些职业方面的信息。我们在上一篇文中提到了中国职业大典,里面提到的职业种类,可以作为参考。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旧职业消失,新职业新兴,变化很快。浏览各个招聘网站也可以帮助大家获得部分职业信息。
根据我们的经验,大家在了解职业信息的时候,往往只看重薪水,而忽略了这个职业到底干什么。很多人因为薪水选择了一个职业,但工作1个月或者工作1周后就换工作的例子屡见不鲜。主很多人工作之前并不清楚这个职业干什么,每天的具体工作是什么,导致很多人选择了一个不太喜欢的工作。要让高中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去认识一个职业,进而选择一个职业实际操作起来是比较困难的,除了家人的辅助,我们也会在后续文章重给大家介绍一些可以参考的方法,敬请关注。
4)职业心理测试
职业心理测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职业倾向,对于职业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这也有助于高中生进行课程选择,而课程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大学专业的选择。建议大家在高一、高二的时候就开始做这方面的职业心理测试, 这方面的资料网络上很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