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距离2025年高考253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

您所在的位置: 新考网(原中国大学在线)>>写作指导 > 正文内容

2015高考作文最后的叮咛

作者:  时间: 2017-05-27

2015年高考作文最后的叮咛

  策划/翟良

  

  材料:5月22日,曾在海淀区实验小学门前护送孩子上下学5年的民警高宝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终年59岁。26日,高宝来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海淀数百民警前来送别,而他守护多年的海淀实验小学的师生们,则在校门口列队向“警察爷爷”的灵车敬礼送别。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负责人表示,为纪念高宝来,将在海淀中关村三小等6个小学周边交通复杂的地段,设立6个“高宝来岗”。

  思路导航:没有过街天桥,没有地下通道,高宝来一个人成了一座移动安全岗。7秒钟,是这所小学一个孩子过马路的时间,但这一次次的7秒钟,汇集起来,能让高峰时段校门前的拥堵时间缩短近30分钟。我们的马路需要“高宝来岗”,孩子们的安全更需要“高宝来岗"。愿高警官一路走好,更愿他的精神永远矗立!

  

  材料:明代作家郑淑云写给儿子的信:

  人的这一生时常会遭遇三种困顿,千古有之,孩子,要做好心理准备:

  第一种困顿,拥有卓越的才华,却遇不到好的平台和机遇;

  第二种困顿,以一颗诚挚宽厚的心待人,却没有交上值得交的好朋友;

  第三种困顿,对自己严格要求时常反省,却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活着;

  最后,这位妈妈抚慰儿子,既使人生的际遇如此,也未尝没有好处。孩子你要多读书以自励,不要放纵自己呀!

  思路导航:人生三际遇就是伯乐难求,知己难遇,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一生都是在夹缝中喘息。强而活着,顶天立地;贫儿弱者,衣食无着;更多的是碌碌无为地度过平凡的一生。孩子年少气盛,对人生的历练远远不够。父母多么担心他一走出家门,就要遭遇一连串的打击,对人生过于失望。

  她没有过多关注孩子的衣食小节,男孩子就算饥一顿饿一顿,摔摔打打,经风雨战寒暑,都没关系,当是强身健体好了。她最担心的,作为一位有抱负有理想的好男儿。他对社会对人生的信念,失魂落魄,一蹶不振。

  郑淑云以拳拳之心,劝她的孩子多读书多积累为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的妈妈,真强大。她的爱,不狭隘不灰暗,是一个经过风雨历练过的女人,看过人生百态后,饱含仁慈宽厚的生命之爱。她爱孩子,爱生命,更能用她的爱,给孩子一个有力的人生。

  

  材料:响应“世界无烟日”,在“最严京版控烟条例”实施倒计时20天的5月11日,北京公布了3个“劝阻吸烟”的推广手势,按市民评选票数多少,分别是“不可以”、“我介意”、“请停止”,可组合使用。据悉,今年6月1日即将实施的北京控烟新法规,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法规”,表明了北京需要无烟环境的决心。根据法规,全市范围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室内环境及公共交通工具内将禁止吸烟;室外也对吸烟多有限制,如排队时禁止吸烟。违者将被处以个人最高200元,单位最高10000元罚款。有专家将此概括为“凡是有屋顶的地方都不能抽烟”。

  思路导航:北京控烟:意义大过想象

  从今年6月1号开始,北京将正式推行控烟条例,这件事不但在北京范围内,在全国范围内,乃至在世界范围内都引发一定的反响。站在北京范围角度来看,为何关注北京控烟条例这不难理解,对于北京的四百万烟民而言,控烟条例意味着吸烟陋习必须注意、必须和自控,否则等待自己的只能是法律的处罚。而对于另外的非吸烟者而言,控烟更代表着不会受到二手烟的侵害,尤其对于有过敏性鼻炎的朋友而言,控烟则更意味着福音,再也不会因为闻到烟味而没完没了地打喷嚏了。

  而对于全国其他兄弟城市而言,北京推行控烟条例能够为其他城市推行控烟条例提供经验,有利于其他城市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推行更加有效的控烟条例。而对于全世界而言,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开始正式推行控烟条例意味着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全民戒烟。事实上,在北京宣布将正式推行控烟条例后,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博士就发表了相关的言论,施贺德说自己很高兴看到北京控烟条例获得通过,他相信北京在推行控烟条例后,所有的室内公共场所都会充满洁净的空气,保护人们不受二手烟的危害,更免受人们因二手烟危害而陷入致死的风险。为此,施贺德博士表示,世界卫生组织将全力支持北京推行控烟条例,并且期待着与北京政府展开合作。可见,北京推行控烟条例绝非是北京的事,而是一件全人类的大事。

  我们不难发现北京控烟条例对吸烟陋习的限制和制止规定十分细致和繁多,并且由很多规定的细节我们也不难看出北京相关方面对于推行控烟条例的认真态度和以结果为导向。可以说,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控烟条例能否推行到位以及取得怎样的成果,不仅关系北京而且关系到全国甚至全世界。因为全国各兄弟城市都在盼望着借鉴北京控烟的成功经验,国际卫生组织也希望通过北京推行控烟条例而引导全中国反对吸烟拥抱健康。因此说,北京控烟的意义大过想象,北京控烟的重点不在于限制和拒绝,而在于迎接和拥抱——全北京2100多万人迎接和拥抱健康的生活和生命!

  

  材料:曾有人对我说:“泼在你身上的冷水,你应该烧开了泼回去。”但我更愿意去做像石灰一样的人,别人越泼我冷水,我的人生越沸腾!——黄晓明

  思路导航:卡耐基曾经说过:“人的一生一定要努力避开这样一种人,一种时常会给你泼冷水的人。”可实际上,我们周围最多的恰恰是这种人,当我们要这样的时候,他们让你三思;当我们要那样的时候,他们说根本不可能;当我们要这样那样的时候,他们说我们完全是异想天开……不要责怪给你泼冷水的人,因为我们其实也是给别人泼冷水的人,想一想,我们给自己的朋友泼了多少冷水?我们给自己和同事泼了多少冷水?我们甚至给自己的家人和孩子泼了多少冷水?

  在媒体上看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母亲在厨房里洗碗,听到自己的小孩在后院蹦蹦跳跳玩耍的声音,便对他喊道:“你在干嘛?”小孩回答:“我要跳到月球上去”你猜妈妈怎么说?他并没有给孩子泼冷水,骂他:“小孩子不要胡说!”或者“赶快进来把手洗干净”之类的话,而是说:“好的,不要忘记回来喔!”这个小孩子后来成为人类第一位登上月球的人,他就是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

  哲人说,热忱是天生的,而我们之所以缺少热忱,是因为热忱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都被这样那样的“好心人“的劝告给浇灭了。

  “热忱”其实就是一种热情,一种对人的热情、对事物的热情、对学习的热情,还有对生命的热情。人的热忱如果被浇熄了,其实是很可悲的事情。

  有位哲学家提醒大家,旅馆房间的门上都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请勿打扰”,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天天从家里到办公室,脖子上仿佛也挂了这么一个牌子。由于你对一切事物缺乏热忱,同事不喜欢跟你合作,顾客也觉得最好离你远一点。你又把这块牌子带回家,小孩不敢跟你玩,太太也小心地避开你。你一定想把脖子上的牌拿掉吧?

  请给世界一个微笑吧!因为,“笑容”是热忱表现在外的一个重要象征。

  对自己充满热情,可以激发自身的潜能,让自己活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对别人付出热情,可以增强他人的自信,促使他人登上理想的巅峰。所以,不要吝啬你的热情,慷慨地奉献给同学、朋友、亲人,在别人活得快乐与成功时,你也一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灿烂的阳光和笑脸。世界会因你一个不经意的微笑而变得更加温馨美妙。

  热忱,使我们的决心更坚定;热忱,使我们的意志更坚强!它给我们的思想以力量,促使我们立刻行动,直到把可能变成现实。

  不要畏惧热忱,如果有人愿意以半怜悯半轻视的语调把你称为狂热分子,那么就让他这么说吧。一件事情如果在你看来值得为它去付出,如果那是对你的努力的一种挑战,那么,就把你能够发挥的全部热忱都投入到其中吧,至于那些指手画脚的议论,则大可不必理会。成就最多的,从来不是那些半途而废、冷嘲热讽、犹豫不决、胆小怕事的人。

  

  材料: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必然带来阅读方式的变革,以往我们习惯的阅读生活,今后一定会发生巨大革命,原来的普通阅读方式将会被浏览或者刷屏取代,这个趋势无法阻挡。 我个人的判断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学者更需要读“书”,一般人则不需要读“书”了,浏览刷屏是另一类的“读”,但此“读”非彼“读”。以后多数人家里不需要“书”,但绝对不能没有“网”,没有“书”不意味着不读书。未来的“书”会很贵,一般人不可能有,也不必要有,今天谁家能拿出几部线装书呢?书不会消失,但阅读和获取知识的方式必然变革,当新时代到来的时候,旧时代的习惯阅读方式,一定是更为珍贵的。能保留传统阅读习惯的人,将是这个时代里最后的读书人!□谢泳(学者)

  思路导航1:纸质书不会因为电子书的出现而消失

  电子书发展这么快,纸质书会消失吗?这是这两年经常被业内提起的话题,人们的看法却是各不相同。

  某电子书打出过一句广告语——电子书取代纸张,就像纸张取代竹简。真的是这样吗?从造纸术发明到今天,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此前东西方经历过甲骨、羊皮、丝帛、竹简等不同的书写材料时代,但是这些材料用于书写时,要么笨拙、要么昂贵,直到纸张的出现。当纸张开始逐渐流行,竹简将要退出人们的视线时,古人或许也有过类似今天的焦虑。但载体的一路改变是为了物美价廉,纸质图书发展到今天,已经近乎完美。

  当然,有人会说,手拿一个电子书或ipad,重量和一本厚书差不多,但里面的内容却丰富许多。但问题是,电子书真的可以提供我们需要的内容吗?台湾作家唐诺2010年在香港书展上曾经有一场《书,2000本的奇迹》的演讲。2000本指的是在台湾一本书的基本量,只要卖出2000本,就可以成立,这本书就不会赔钱,在大陆这个数字是8000到1万本。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数字,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种商品,是只卖给2000个人就可以成立的。电影不可能、可乐也不可能。这样的奇迹,维护了图书的多样性,而这个数字,才是作为图书生产者最经常面对的情况,是书的基本款,畅销书是特殊的,少见的。

  但是这些基本款图书,真的会让希望通过电子书牟利的商人们花大价钱去开发吗?他们逐渐都会明白,世界上比这个好赚钱的事情多了去了。所以在未来,这些基本款的图书必须还要通过纸质载体继续出版存在。

  当然,你还可以说,人们可以通过电子书去看畅销书啊,那多便宜。确实,我相信会有大量的畅销书换一种形式跑到电子屏幕上,但是如果纸质书真的消失了,电子书就没办法再便宜了。今天电子书的内容廉价,恰恰是因为纸质书在出版过程里已经分担了大量成本,比如作家的版税。

  而对阅读的人来讲,真正艰深需要投入大量精力阅读的书籍,也禁不起在电子书上看一段就跳到其他容易读的书上的折腾。难读的书、难写的文字,都需要有某个时段的大脑空白,而不是在屏幕上一下滑到其他的窗口。

  我每天内心最平静的一段时光,就是晚上洗完澡坐在床上看纸质书的时光。我喜欢拿一支笔,把喜欢的句子画下来,有时候在书上写点儿什么,看到特别喜欢的某页,还会折一个角,一本书看完,就有书看完后的痕迹。这些,我目前在其他介质中还找不到。

  思路导航2:纸质读物不仅不会消失,还会应了那句“洛阳纸贵”,倾向高端读者群

  我最近看到一本叫做《深呼吸》的纸质读物,开篇就谈论了“半杯水”——到咖啡馆,请要半杯水,因为水资源很宝贵。封地谈到这本读物用的纸张是环保的、用的排版方式是让眼睛得到休息的,谈到杨绛女士那样淡薄、宁静的生活态度……这本读物在不同的人群中有不同的反响,一个学中医的博士后看了说很不错,一个自命不凡的年轻人说这东西毫无价值……在这本读物上,只看到一个广告,是一把价值十万的按摩椅。并有一行小字注明:某航空公司指定品牌。

  这个读物本来就是一个很小众的东西,和欧洲很多订制品一样,做的不温不火。我在外滩18号听这个旧址被修复的过程,听说那面24K纯金箔手工打造的墙面在欧洲下订单的时候,被排到了一年以后。那些在工业革命后残存下来的手工艺人们,如今还是不紧不慢的做他们喜欢的事情,产量很小,产品昂贵。

  理论上说,网络的容量无限大,要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和书籍,就成了大海捞针,网上的信息被廉价的无限次转载,有深度的作者为了保护著作权,还是会走进出版社。那些长时间、深度阅读的读者,还是会受不了显示器的长时间刺激和颈椎的僵硬姿态。

  国人把床前明月枕边书当做一种风雅,西方不少家庭有在睡前给孩子读圣经的传统。我会在网上写点东西,查点资料,但是在睡前,还是翻两页纸质读物,更加轻松,易于入睡。也许新锐的父母会拿着IPAD给孩子在睡前读一段圣经,谁知道呢?但是,我想我们家的睡前故事还会是彩色的童话书吧,因为我不想太早把宝宝的眼睛弄坏呢~

  当大家都在食用罐头食品和添加剂食品的时候,在自然条件下耕种出来的农产品不仅没有消失,而且越来越贵……

  可以预见的是,当纸张越来越贵,书籍会应了那句“洛阳纸贵”,会白金唱碟一样,向一部分小众群体倾斜,书本也好,杂志也好,纸越贵,就做的越精致,越有价值感。

  在工业文明兴起的时候,手工艺人活得很艰难;在电子书的冲击下,纸质书生存的有点尴尬;在网络商城的冲击下,实体店也有点无奈……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自然法则从来如此——在艰难之中存在,需要智慧,在智慧之中变异,能够活出另一番风采。


加入家长群

QQ扫一扫,加入家长群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抖音号

抖音扫一扫,立即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