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0字的文章(60分)
船在槽式航道中行驶时,船首的岸推力与船尾的岸吸力,形成了转船力矩,使船首向航道中心侧偏转,船尾则向岸边偏转。船舶整体将被压向岸壁的翻转,由于船首船尾受力不同,最容易造成侧翻的现象,称为岸壁效应。
对于上述两句话,你有什么看法?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离岸,方能远航
船在起锚时,若是离岸太近反而会导致船的侧翻,只有远离岸边,才能远航。
离岸,是成功的第一步。是航船,早晚要离开岸边远航的;是雄鹰,早晚要振翅稿费的。雏鹰的经历便是很好的例子。雏鹰降生时,他们的父母对他们关怀备至,然而在其成长至能够独立活动时,父母便会逐渐地无情的“折磨”他们,雏鹰快要独立,母亲将他原先舒适巢穴中的羽毛等东西撤掉。接下来便是,将他们驱赶到巢穴边缘,然后将其扔下山崖。离开了父母的庇护,想要活下去的雏鹰只能忍着恐惧,一次又一次地扇动着翅膀。于是,它们便学会了飞翔。而那些依赖巢穴,不愿离开的懒虫们,轻者可能会折断翅膀,重者摔下山崖丧命……雏鹰的离巢就如同航船的离岸,这是生存的第一课。
所以,离开了港湾的航船,便学会了迎风破浪;离开巢穴的雏鹰,便靠着自己的努力,翱翔于蓝天。若是他们的父母一直将他们带在身边,这些雏鹰能够展翅远行呢?
独立,子女成长的开始。有些家长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对他们的子女进行“离岸”前的工作。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近年来“虎妈”、“狼爸”等一系列狠人也是出现在了我们的视听中。从小开始锻炼孩子的吃苦意识,就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解脱束缚。哪个父母能不爱自己的子女呢?如果是真爱,那就放手吧!虽然作法有些“残忍”,但考虑到对他们的未来历练,这种提前“离岸”训练,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因此,事实告诉我们: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侵袭;井底之蛙,见不了世面的,只有那些经风雨,见风浪的人,才能立足社会,独立涛头。
溺爱,不是真爱而是害。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对子女过度溺爱,把它们当成了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化了,托在手上怕掉了,举仔仔头顶怕摔了。这样的溺爱,孩子又怎能走得更远呢?“李某某”的爸爸老来得子,对这个儿子的爱护可想而知。可证实因为他们的溺爱,让这个孩子走上了歧路。十五岁开车打人强奸,多次犯法,几年后又做出道义法律都不容许的事—轮奸。由此可见,父母溺爱,“船”不愿意“离岸”,结果将孩子推向“侧翻”的程度。
振翅,飞翔朗天的需要。航船要想离岸,自身的努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李嘉诚的两个儿子在美国留学归国后,本想去投奔父亲的公司找一份差事,但转念一想,不能总活在父亲的光环之下,于是二人没有去找父亲,而是各自开始了自己的工作,现在,两个人一个在加拿大,另一个在做桥梁业务,二人都十分成功,而李嘉诚对他这两个儿子做出很高的评价。他们都是李嘉诚事业的绝好的继承人,因为他们经风雨,见世面,摸爬滚打一路成长起来。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振翅,是为了远航;离岸,是为了摆脱束缚;帆帆,放飞心中的梦想,在生活大海上勇敢地前行。
【修改与点评】(原文805字:修改后1105字)
1.题目“离岸,方能远航”拟定,符合哲理和逻辑性。二者互为条件与因果关系,好题目。
2.从四个角度,围绕中心,展开层层深入和正反对比式的论述,事例详实,论述充分有力。
3.结尾除了照应开头以外,用一组排比句,深化和升华了文章中心,具有振奋人心的力量。(冠华作文网)
尊重法则,和谐共生
好事者—爱心人士,做善事,将松鼠放生黄山,却没想到几年后松鼠反而制造了麻烦。好心却办了坏事,真是让人无可奈何。
大自然有自己的法则,这是人们打破不了的,所以,请尊重法则。
农民种了满地的秧苗,只因儿子的心急而使工作毁于一旦。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一个自然保护区中,鹿和狼在一起生活。由于种族的关系,鹿经常被狼追逐、捕食。于是人们决定帮助剩下的鹿。不顾生态学家的反对,他们拿着猎枪杀死了大部分的狼。就在人们为此欢呼之时,他们却发现了一个无可奈何的事实,由于狼数量急剧减少,鹿开始频繁活动,没有了天地而且数量越来越多,多年后来竟开始影响到了保护区的生态。这是,人们才意识到了问题,只好花大价钱再次引来狼,这才使得情况得到控制。自然的法则,若是强行改变,可能会引来当地环境的改变。
同样的,人们不尊重法则,不仅破坏了生态,也害了许多小生命。
海龟破壳而出的时节,有一家人正还在这个地方游玩。他们看到有一只小海龟从洞里爬了出来,十分好奇,便跟上去看。正在这时,一只老鹰俯冲下来想要去抓小海龟,父亲一看着急了,连忙赶走了老鹰,并与女儿一路“护送”小海龟进入大海,这才笑着和家人们离开。可他们并不知道,在他们离开后不久,从那洞中竟然爬出了数十百只海龟,而这个时候,刚才那只老鹰也飞了回来,还有他的大批同伴,这次没有了别人的保护,小海龟们的命运可想而知。原来,第一只小海龟只是一个侦察员,一旦发现危险,它便立刻躲回洞中,也就不会有后面那些小海龟的出现。正是因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不了解,才导致这一出悲剧的上演。
这种法则对人生的成长也同样适用,社会法则同样需要尊重遵循。
现在的父母,或是过于望子成龙,或是过于溺爱孩子,总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来改变孩子的命运。可是他们却忘了,每个人都是又属于自己的道路的,怎能要求都参加高考,都上大学,这不是千篇一律,千孔一面吗?人有个性差异,适合不同的职业,正因为这种差异,才形成了社会的千差万别,丰富多彩。因此,这些孩子们在家长的“好心”之下,要么变得偏激,要么变得只会享受,要么华而无实,完全偏离了家长们希冀的轨道。
达尔文的《进化论》告诉我们:在自然界里弱肉强食,优胜劣汰。自然如此,人又何以堪?遵守与遵循规律,按照规律办事。在人类社会中,这个注重实力的时代,我们必须要尊重这个法则,并不断强化自己的规律意识,才能避免以上的事情在我们身上发生。尊重法则,和谐共生.
【修改与点评】(修改后:974字)1.题目“尊重法则,和谐共生”,从正面立论,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与遵守,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这样才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否则,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2.作者围绕总论点,从三个角度切入分论点,采用并列式的论述结构。从反面,用可怕的自然界的事实论证,告诉我们不遵守自然规律,会带来的严重后果;不遵守社会规律,也同样会给人类自己带来恶果的。
3.结尾意味深长。用达尔文观点告诉我们,遵守遵循规律,按照规律办事,才能避免自然界可怕的事情在人类重演。
有多少爱,不要没有重来
许多人都在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后悔”,在我看来,不如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给自己后悔的机会”,不留后悔机会该怎么做?——三思而后行,人生,没有重来。不经思考,心血来潮的决定,即使是以爱的名义,也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有多少爱,不要没有重来!
谨防以爱的名义的善行。黄山原来没有松鼠,有好事者(爱心人士)认为有松树就应该有松鼠,壮丽的黄山、挺拔的松林怎么能够缺少可爱的精灵—松鼠作为点缀呢?于是他们大发慈悲之心,将松鼠放生黄山,没过几年,黄山松鼠泛滥成灾,给当地果农带来严重影响,那些好事者这时才明白,黄山没有制约松鼠的天敌,松鼠的引入对黄山来说是灾害性的。后悔,如果当初经过深思熟虑,尊重自然规律,再做决定放生行善的行为,该多好。因此说,谨防这种违背规律的善行发生,何等重要!有多少这样的爱不要重来。
痕迹因嵌入深挥之不去。你会说平常生活中因为不成熟的想法与行动造成如此大的影响的只是少数吧。我同意,可是我们该明白,在日常交往中,说不定未经思考而说出的哪句话、哪个举动就会成为一颗钉子,深深刺入对方的心中,事后就算努力拔出了铁钉,而痕迹却磨灭不去。几年前,我曾去过一次丘吉尔的出生地—布伦海姆山庄,这并不是丘吉尔一家的庄园,只是碰巧在丘吉尔出生前几个小时,丘吉尔的母亲受兄长马伯勒公爵的邀请前来观看狩猎,这个庄园才与丘吉尔有了联系。庄园现在的男主人很明显的想通过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丘吉尔只是家族的嫡系一脉,他们马伯勒家族的历史才是山高水远、才是重点。当时,我对丘吉尔的生平很感兴趣,便不经思考,一见到男主人便详细询问丘吉尔的故事。“怎么老是丘吉尔,这是马伯勒家族庄园!你们应该对庄园的管理有点兴趣吧?”从男主人的话中我听到了悲哀,分明是自己家族的庄园,参观者却总是问别人的生平,如果我在询问前想到这一点该多好啊!可是,不能重来,痕迹因嵌入太深而挥之不去。
不后悔,必须三思后行。人做什么事情都要经过大脑思考,然后才开始行动,否则,就会出现严重后果。三国时期,曹操欲攻袁绍,向郭嘉请教可否,郭嘉从道、义、治、仁等十个方面叙述了曹操必胜的原因,曹操这才决定攻打袁绍。由此看出,曹操日后的成就实为必然,因为他无论做什么事,事前都会经过深思熟虑才做决定。假如,曹操做事不经思考,一意孤行,他还能创造那样的宏基伟业吗?可见,做事情三思后行是多么重要。
正如李健吾先生确信世上没有“切梦刀”一样,我们是时代的青年,应该确信世上同样不会有后悔药。既然“重来”也只是虚幻的美梦,那么,做什么事都要三思而知之,知之方可行,行之才凑效,凑效方可胜。如此而已,其中的道理怎能不令人思之慎之,而后行之?!
【修改与点评】
1.题目“有多少爱,不要没有重来”,化用人们熟悉的歌词,读罢令人容易接受和产生好感。
2.在总标题-总论点的统帅下,作者采用三个小论点,围绕中心论点,层层深入展开论述。这样安排篇章结构,使文章的层次清晰,结构严谨,观点分明。开头中间结尾,环环相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