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有243所高校在本科第一批录取,计划招生8932人,其中,在文史类招生的139所学校计划招生1725人,在理工类招生的243所学校计划招生6852人,在体育类招生的9所学校计划招生70人,招收地方农村专项计划的3所本省学校计划招生285人。
7月7日8:00-8日17:30为本科第一批院校填报志愿的时间,全省有4类考生需要在此时间填报志愿:一、参加本科第一批院校录取的文史类、理工类和体育类考生;二、有资格填报地方农村专项计划的考生;三、取得特殊类型招生资格的考生;四、艺术类考生。
志愿填报需遵照“文选文、理选理”的原则
根据规定,各科类考生填报志愿需遵照文史类考生只能填报在文史类招生的学校和专业,理工类考生只能填报在理工类招生的学校和专业的原则。
有资格报考预科班的文史类和理工类考生:既可以填报在本科类招生的学校和专业,也可以填报预科志愿,但预科志愿必须填报在预科志愿表中,不得在文史或理工类院校志愿表中填报。省考试局在投档时先对文史或理工类志愿表中的志愿进行检索和投档,后对预科志愿表中的志愿进行检索和投档。
体育类考生既可以在各批次填报在体育类招生的学校和专业(填报志愿的界面单独设置),也可以同时兼报在理工类招生的学校和专业。
艺术类考生在本科提前批或专科提前批中,如果填报了在艺术类招生的学校和专业,则不能再填报在文史类招生的学校和专业;如果填报了在文史类招生的学校和专业,则不能再填报在艺术类招生的学校和专业。艺术类的考生如果在本科提前批或专科提前批未被录取,则可以填报其它批次在文史类招生的学校和专业。
“量体裁衣”“冷热搭配”才能把录取风险降到最低
今年海南省继续实行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模式,”先看成绩后看志愿“的这一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往往会导致很多达到分数线的考生最终没能被所报学校录取。为此,省考试局建议考生从七个方面把握,以降低录取风险。一是“量体裁衣”“对号入座”;二是志愿之间要形成一个由高到低的梯度;三是要注意学校和专业之间的冷热搭配;四是尽量服从报考学校的专业调剂;五是避开体检受限专业;六是注意报考专业对相关科目成绩及身高、视力的要求;七是研读招生学校的录取规则,选择有利于自己录取的学校;
填报志愿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选择未来和选择未来的职业。省考试局提醒每一位考生一定要认真对待,慎重选择。一是要认真阅读《报考指南》中“填报志愿”问答以及第18页刊登的招生专业目录说明。二是要详细了解选择学校的录取规则。三是要对所报考的每个专业进行深入的了解。四是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和专业要慎重选择,考生在填报此类学校和专业时要考虑自己家的经济承担能力。
辟谣(一):
有人说认识考试局的人就可以知道填报志愿的动态信息? 省考试局:信息为随机码根本无从知晓
针对有人说认识考试局的人就可以知道填报志愿的动态信息?海南省考试局回应:当然不是。为了方便考生上网填报志愿,避免因网络堵塞而影响考生填报志愿,省考试局为考生提供了多台的服务器让考生选用。同时为了让考生放心,消除考生和家长的疑虑,在各个环节为考生搭建公平竞争的平台,我们对填报志愿的过程信息进行了加密处理,考生的志愿信息存入到服务器以后,加密系统自动将考生所填报的志愿代码转换成不同于原填报代码的随机码,而且不同考生报考相同的学校所显示的代码也不同。同时,建立了严密的管理制度机制和监控机制,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任何人都不能进入服务器查看考生填报志愿的过程信息,即使是进入服务器查看也只能看到考生所填报的随机代码,无法了解考生的真实志愿。填报志愿结束后我们在严格的制度机制和监督措施下,下载考生的志愿信息(密码口令由3人分段管理),并对考生的志愿信息进行解码、备份存档,任何人在填报志愿结束后都不能更改考生的志愿信息。因此,我们考试局的工作人员不管是谁,都不可能为考生提供填报志愿的过程信息。希望考生不要听信传言,或抱有侥幸心里,期待获得所谓填报志愿的过程信息,等到最后时刻才报志愿,这样有可能等到最后网络会发生堵塞而耽误填报志愿。
辟谣(二):花钱可以上好点的大学? 省考试局:招生诈骗行为!
针对有人说花钱就可以上好一点的大学?海南省考试局回应称:当然不可能。为切实维护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公平公正和良好工作秩序,教育部办公厅在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中,明确划定招生录取纪律“红线”、设置招生行为“禁区”,实行“反向”约束。要求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严格规范管理、加大信息公开、严肃工作纪律、严查违规违纪,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构建严格规范的招生工作体系。对各种徇私舞弊和弄虚作假特别是“点招”录取及收费等违规违纪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对于管理制度不健全、履职尽责不到位、政策执行不严格或存在“点招”录取及收费等违规招生行为的单位和学校,一律责令限期整改。对存在违规招生的高校,还要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限制招生、暂停招生、取消资格等处理。对于在招生录取工作中存在暗箱操作、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权钱交易等违规行为的人员,依法依规予以严惩。同时,实行违规案件“一案双查”,除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外,还要依法对有关负责人实行问责。对于通过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方式骗取高考加分资格、录取资格或企图冒名顶替入学的考生,一律取消其报考或录取资格,已入校的一律不予新生学籍电子注册,考生的违规事实记入其高考诚信电子档案,并对相关责任人实行倒查追责。海南省考试局在今年的录取工作中,会更加严格执行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4〕2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教监厅〔2014〕2号),严格执行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严格按录取分数要求、考生填报的志愿和投档程序进行投档。严厉打击招生诈骗行为。在此,我们提醒考生和家长,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轻信招生骗子的谎称,以为花钱就可以点名录取,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温馨提示:
考生五种途径可获得自己的录取信息 省考试局多渠道接受考生咨询投诉
今年在录取期间考生可以通过5种途径获得自己的录取信息。一是通过省考试局网站查看自己的录取状态信息;二是通过今年省考试局建立的微信平台查询录取状态信息;三是通过智能手机识别信息卡上的二维码进行录取信息查询;四是通过《海南日报》查阅自己的录取学校和所录取的专业;五是通过收看海南广播电视总台青少科教频道了解自己被录取的学校和专业。
此外,在今年的录取期间,考生可以到省考试局在录取场外设立的信访接待站进行咨询(具体地点和电话号码在省考试局网站公布);另外,我们继续为考生进行网上信访,方便考生答疑解惑;我们还在录取现场设立热线电话和举报投诉电话(在省考试局网站公布电话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