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距离2025年高考256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

您所在的位置: 新考网(原中国大学在线)>>写作指导 > 正文内容

中国梦主题作文点评

作者:  时间: 2017-05-30

中国梦,正在唱响整个中国。这个作文单元主要进行散文的解读与写作,给学生布置了以“中国梦”为主题的话题作文,要求写成散文。挑选了四篇各具特色的作文加以点评,也希望与各位同仁多多交流。

 

中国梦,因时代而圆

李 璐

 

洋洋天河就这样淌了千年,中华文明也在它的承载下缓缓向前。它那河前水后的点点沉淀,都象征着我中华千年梦的积淀——梦,因时代而圆!

梦,是壁画飞天里飘飞了千年的裙袖。一画“飞天”,承载了多少古代劳动人民的遐想与渴望,他们多想像壁画中的仙子一样自幼飞翔。飞天成为我中华千载不可磨灭的梦想。千年的等待“嫦娥”终于飞上了蓝天,冲向了太空,带着中华儿女沉淀了千年的梦迎接着那天地间的第一束辉煌!

梦,是石雕上波涛汹涌中仰天长吟的长龙。古人临海,犹觉身小,沧海无边,顿感江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面对大海,让人不禁发出“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慨叹。沧海之威难以驾驭,而人们却总是对那无尽的未知充满好奇。而龙也就因此孕育而生,代天掌海,施云布雨。这只是精神的寄托,那有神的海底也只能不断的出现在人的梦中。千年一梦,梦终得圆。千年等待。“蛟龙”终归沧海,从此,沧海有主,我梦得圆!

梦,是近代革命先烈们那一声声振兴中华的呐喊。百年血耻,已在我们的骨髓沉淀,那百年前的一幕幕犹在眼前,清晰可见。泱泱大国的屈辱是对落后的最好印证;巍巍中华的血泪是迷途中最好的航标!抗争、奋斗、自强、独立,是时代的呐喊。期逾百年,那沉睡的苍龙终于睁开了它惺忪的睡眼,这一刻,石破天惊、风号雨颤,这是属于它的时代。中华先烈的呐喊还萦绕耳畔:振兴中华!振兴中华!振兴中华的梦全在少年!振兴中华的梦必将得圆!

天河还在流转,中华的脚步还在向前,而那闪着清光的中国梦则需要我们共同来圆。让我们用勤劳的双手把我们的祖国装点得繁星璀璨。

 

点评:这是一篇精美的散文诗,首段将中华文明比作“洋洋天河”,将中国梦放在中华文明的大背景下,彰显了中国梦的历史厚重感,同时点题:中国人千年的梦想,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才得以一一实现。

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选取了“飞天梦”“入海梦”“振兴梦”加以抒写,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政治的融合,完美诠释了文章主题。以飞天壁画里的“裙袖”、石雕上的“长龙”、革命先烈的“呐喊”分别引出极具代表性的中国梦,使中国梦落在实处,非常别致。

 

中国梦,我们的梦

杜新茹

 

是谁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从远古走来?

是谁历经无数旷世的磨难,仍屹立不倒?

是谁饱经不尽的千辛万苦,却走进世界强国之林?

是中国!中国一次次从危机中走出,最终成为崛起的大国,是因为我们有永不服输、勤劳勇敢的人们,有矢志不渝、代代相承的梦想。那是我们不断探求并为之付出巨大艰辛的国富民强的中国梦。

飞天梦

飞天是中国人一直的梦想,诸多的神话传说,如浪漫的嫦娥奔月、美丽的敦煌莫高窟壁画,都是这梦想的延伸与具化。为了这飞天梦想,一代代华夏子孙付出了不写的努力。毕升用火药把梦想推向天空,万户把自己的躯体爆炸成四射的礼花。在万户尝试飞天六百年后的二零一二年,“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中国的飞天梦不再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传说。

入海梦

入海是中国人的又一个梦想,因为它才有了哪吒闹海、八仙过海的家喻户晓的动人故事。人总是对未知充满好奇,正是对大海深处的无可触及才促使人们对大海的想象与不断探索。随着中国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入海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幻,二零一三年,“蛟龙”号深潜1700米成功,中国的入海梦成为现实。

复兴梦

近代中国史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史。从1842年的《南京条约》签订开始,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接踵而来。中国领土被列强大肆瓜分、霸占。无数的革命先烈、仁人志士,为着民族的独立、国土的完整做出巨大的牺牲。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一个独立自主、繁荣富强的中国正在世界的东方崛起。改革开放,香港、澳门回归,奥运会、世博会成功举办,歼十战机、航空母舰正式服役,这一个个世界瞩目的事件让人们相信,中华民族的复兴梦不再是空谈,实现民族复兴的路又近了一程。

“上天入海”的梦已经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已指日可待。“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全面小康”“构建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走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强国之路”等诸多梦想还需要我们去努力,去实现。

同学们,好好学习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宏伟蓝图尽我们的一份力量。

 

点评:这篇文章在整体构思上与《中国梦,因时而圆》比较接近,语言上较为朴实。开头三句“是谁”,构成排比,浓缩的历史、不屈的精神引发思考,为什么中国能够一次次从危机中走出,那就是我们有时代相承并不断为之付出艰辛努力的梦想。

许多梦想在今天已经实现,但是还有许多的梦想在等待我们去使之变为现实,结尾发出呼唤: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贡献我们的力量。

 

变化的梦想

侯梦凡

 

随着五十四门礼炮的二十八次齐鸣,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新中国成立了。消息传到村里,正准备去挖野菜的爷爷只是摇了摇头,喃喃道:“不管啥党啥国,别再打仗,能让老百姓吃上饱饭就行了。”

又是一年的麦收季节,只听见村头麦田里机器轰鸣,一排排的麦穗应声便没了踪影。等到收割机跑了一个来回,泛着金黄色的麦粒从机仓里如水般的往下淌。胡子早已花白的爷爷笑吟吟道:“今年的麦子可真好啊,又大又饱,准能卖个好价钱,真是托共产党的福啊!”

儿子在一旁不禁道:“爹,听老师讲现在国家在实施改革开放,我们村也能有大公路呢!”“哦?那样好,那样好。那赶集也方便了不是?”

眨眼间,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村里的喇叭突然响了起来:“各家各户请注意,各家各户请注意,修路机已经来到了村头,请各家做好帮忙的准备。”听到这个消息,瘫痪在床的爷爷坚持让儿子推着他去看热闹。看着阵阵飞起的尘土,爷爷露出残缺不全的牙齿,满足的笑了。

突然,天上传来若有若无的嗡嗡声,只见一个亮点在往前移动,在天空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孙子好奇的问道:“爸爸,那是什么?”爸爸说:“那是飞机?”“飞机,那啥时候我能坐上飞机呀?”孙子甜甜地问道。儿子拍拍孙子的头,肯定地回答::“会有的,会有的。”

北京国际机场。“各位乘客请注意,飞往伦敦的国际航班即将起飞,请各位乘客准备登机。”空姐甜美的声音充满了整个候机室。“爸爸,我要到伦敦出差,马上就要登机了……”孙子给儿子打去电话。

坐在飞机上,看着窗外的碧天白云,孙子无不感慨道:社会真是大变样。从希望吃饱饭到渴望环游世界,这不光是老百姓梦想的变化,更是中国梦想的一次次改变。从穷到富,几辈人的渴望,如今一一都实现了。

感受着伦敦秩序的井然、空气的新鲜、生活的惬意,孙子也希望他的祖国也能有更加优美的环境、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国家文明、昌盛,人民安居乐业。想着,想着,孙子笑了,他坚信有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点评:这篇作文最大的特点是场景转换上的环环相扣。由天安门广场升起的五星红旗引出“爷爷”的梦,能够过上太平日子,能够吃饱饭。“爷爷”的梦在丰收的喜悦中实现了,在麦收的现场,通过“爷爷”与“儿子”的对话,引出了“儿子”的梦,希望有便利的交通。在修路的现场,通过“儿子”与“孙子”的对话,又引出“孙子”的梦,坐上大飞机飞到更远的地方去。“孙子”的梦终于圆了,又扩展开来,由“孙子”在伦敦的见闻、感受,引出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国家文明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更加美好的“中国梦”。三代人的梦想的实现,见证了祖国的巨大变化。篇末点明,中国梦的实现要靠我们的不懈努力,而且相信我们的梦想一定会实现。结构精巧,主题鲜明。

 

那个小小的渴望

孙梦真

 

秋日的阳光透过稀疏的杨树叶,投下斑斑点点的残影。秋风一起,满树枯叶,跳起翩翩的谢幕舞,奔向它最后的归宿。

我倚在门旁,望着母亲佝偻着身子收拾行李。由于来回跑动,两鬓的头发松散了下来,几根银丝夹杂在黑发中,格外刺眼。父亲则在屋外侍弄着刚发芽的白菜苗儿。弯着腰的父亲在秋日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十分苍老,脸上的沟沟壑壑也越发分明。

“吱呀”,门被推开了,母亲提着两个大包从屋里走出来,父亲闻声扭头,直起腰,洗洗手走出菜园,接下母亲手中的包袱。

父亲皱皱眉头,回头望望我。我走过去,父亲叹了口气说:“我和你妈走了,你在家好好照顾弟弟,到年关我们再回来。”父亲顿了顿又说:“在家听爷爷奶奶的话,我们很快就会回来的。”

我带着哭腔说:“明天再走不行吗?你们才回来没几天。”母亲放下包袱,摸摸我的头说:“妞儿,听话,妈妈回来给你带好吃的,听话!”说着又要走。我拉着妈妈的手不放,噙着泪水说:“等爷爷、弟弟他们回来再走!”

奶奶出来了,劝我说:“妞听话,跟奶奶在家,让爸爸妈妈出去挣钱,过年的时候他们就回来啦!”说着把我搂在怀里。不管我的泪水怎样涌出、哭声如何悲伤,他们还是走了。

长时间的分离,短暂的相聚,年复一年。这种状况,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但我真的不想它继续了。泪水模糊了双眼,思绪拉回到以前……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成一片,母亲端着刚出锅的饺子,父亲捧着热气腾腾的骨头汤,一家人欢欢喜喜齐动筷,享受着年夜里一家人团聚的欢乐。我和弟弟幸福地听着父亲讲外面稀奇古怪的事,听母亲唠叨着在外面的生活琐事。那是我们一年中最最快乐的一天。

我挣脱开奶奶的怀抱,跑到路口。汽车已经驶远,不见了踪影。

我有一个小小的渴望,我希望有一天,放学回家,妈妈在厨房忙乎,父亲在菜园里侍弄他的白菜,爷爷奶奶在屋檐下暖暖的晒着太阳,弟弟在院子里快乐的玩耍。可是,我不知道我的小小的梦想,什么时候才能实现。

 

点评:选材与立意的角度都比较特别,父母要外出打工,母亲匆忙的收拾行李,父亲侍弄着刚发芽的白菜苗,而我倚在门前默默无语。平实、淡然的语言中包含着多少的温情与无奈。插叙春节时一家人的其乐融融,又增加了聚少离多的惆怅。那小小的渴望,不求富贵,不慕荣华,但求一家人日日团聚,尽享天伦之乐。读之,使人不禁动情。这是百姓的梦,也是中国的梦。

 


加入家长群

QQ扫一扫,加入家长群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抖音号

抖音扫一扫,立即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