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距离2025年高考289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

您所在的位置: 新考网(原中国大学在线)>>一本院校专业 > 正文内容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简介

作者:  时间: 2019-01-11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历史可追溯到1907年创建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国文系科,是全国较早创办的中文系科之一。学院现有中国语言文学基地班(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基地,属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汉语言文学(教师教育类,属国家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高级文秘)、文化产业管理等四个本科专业。

学院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博士点博士招生专业)、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国家文科基地、1个国家文秘师资培训基地、1个中央与地方高校共建实验室、1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3个省重点学科、3个省重点建设项目、4门国家精品课程、4门省精品课程,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03人,其中教授35人,博士生导师33人(含外聘6人),副教授4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67人。高级职称比例达到了75.7%,博士学位比例为65%。学院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入选者4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校级教学名师6人。

学院现有在读全日制本科生1156人,硕士研究生478人,博士研究生106人。学院教学规范,管理严格,第二课堂活跃,具有丰富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渠道和平台,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根据社会对中文人才的需求,文学院招收四年制本科学生,培养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和健全体魄、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文字、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具备外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和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能适应多种行业工作(如党政机关、教育、新闻、企事业等单位)的现代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学院重视本科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06年,叶超群同学被评为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之一,2008年在北京残奥会中获得乒乓球团体比赛金牌,男单银牌;2009年,君同学被评为全国优秀学生干部;20102011学年,方晓璐同学荣获福建省“三好学生”称号。20092011学年,9人获得国家奖学金,105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在课外素质拓展方面,学院代表学校参加“中华诵·2011福建省经典诵读大赛”荣获集体组一等奖;在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中,学院共荣获一等奖3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12名;2011年,在全国第三届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中,学院2名学子获奖;在第一届“招商银行杯”全国高校征文大赛中,1名同学荣获三等奖。

学院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建设和党团建设,2009年以来,学院7个团支部荣获福建师范大学“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107人荣获“优秀共青团员”称号,40人荣获“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

主要专业设置如下:

(一)汉语言文学(国家人才培养基地)  汉语言文学(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于1995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首批“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该专业遵循专业性、学术性并重的总体办学思路,把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提升学生的学术层次、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一定创新能力的高水平文科基础学科教学人才,并为中国语言文学及相关学科领域输送优秀的研究生生源。该专业建立了基础扎实,并紧贴学术前沿现代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让学生能较系统,扎实地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较为广博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能独立进行社会调查、教学和科研工作。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课程结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文学作品导读、文学创作论、小说创作论、西方哲学概论、美学、科研论文阅读与写作、学术动态系列讲座、现当代、语言与文学研究系列选修课程、中外融通系列选修课程、应用实践系列选修课程等。

(二)汉语言文学  专业目标是培养中学语文教师,在课程设置中进行必要的专业师范教育,同时针对语文教学的特性,特别设置师范生素质课程,如书法、混沌阅读、多媒体课件设计等课程。利用中学语文教材7-9年级编写项目优势,增加学生中学语文教学锻炼的机会,使学生了解汉语言文学学科新发展,并能通过学习,不断吸收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研究新成果,根据社会需求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拓宽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将新知识引入语文教学的实践中。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课程结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书法、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文学作品导读、教育基本原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小说创作论、语文学科与课程教学论、课堂教学技能(含微格教学)、学科教材与课例分析、中学课文基础名篇选讲、多媒体课件设计、应聘课堂模拟等。

(三)汉语言文学(高级文秘方向)  本专业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在夯实汉语言文学基础的前提下,着力培养适应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各类社会组织需求,从事公关、文秘、信息、宣传、策划、营销、咨询、管理和服务等工作,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较高文化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文秘专门人才,让毕业生凭借扎实的基础知识、过硬的表达能力和公关调研、事务处理、宣传策划、写作等技能,及较先进的商务理念、较强的服务意识,较快适应各类文秘工作岗位。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课程结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文艺理论、书法、应用写作、秘书学公共关系学语言学概论、文书档案管理、外国文学、行政管理学、办公设备使用与维修、礼仪学。

(三)文化产业管理  本专业培养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和较高的综合文化素质,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熟练掌握文化行政管理和文化企业经营专业知识、文化政策和法律知识,了解国内外文化艺术发展趋势,能够在文化产业管理机构、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产业经营企业以及文化市场、媒体,从事文化产业创意与管理、文化项目策划、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文化产业研究、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文化产业将会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和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支柱产业,本专业正是顺应资本经济时代,对文化管理经纪人才需求的急剧增长而设置的新兴应用型专业。该专业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类文化资源的积累过程和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科学的文化资源观和高尚的审美意识,奠定学生在文化资源管理和文化产业开发中的文化基础和人文理念。该专业毕业生既能从事文化产业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也能在宣传文化系统、文化管理部门和文化产业各个行业的综合管理层中,从事相关的实际工作。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课程结构:汉语基础、专业写作、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文化产业概论、文化产业管理、文化资源学、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传播学、企业文化概论、知识产权概论、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文化资源开发与规划、文化创意与策划、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广告策划与创意、传媒文化研究。


加入家长群

QQ扫一扫,加入家长群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抖音号

抖音扫一扫,立即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