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特殊类型招生已经圆满完成,各省录取数据也在逐步公布。“多元升学”已经成为众多考生的心头好,单从21年强基计划报考180万余人次预计最终录取人数将近七千人就可以看出。近些年,高考改革、招生政策逐渐变化调整,仅仅通过高考博取名校变得越来越困难,低年级高中生该如何规划高中升学路呢?往下看吧~2019年高水平艺术团政策就越缩越紧,其中文化课成绩门槛提升到了模拟投档线下20分。2020年省级三好生保送资格取消,各省外语类保送生的招生规模也有所缩减,加分、保送的管理也更为严格。2020年中山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两所高校发布了两则停招通知:自2021年起,将暂停外语类保送生招生、高水平艺术团招生。我们可以看出,在保送政策收紧的同时,其他自主选拔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比如,21年政策略有调整的强基计划:招生范围的扩大、入围比例的提高,对学生和家长来说都是利好消息。从今年的招生情况看,各省各校强基计划招生报考热度高录取也十分圆满。还有同样热度较高的综合评价,对比2020年各校的招生简章对比,2021年招生较平稳,在报考条件、报考流程、分数占比等多方面变化都不是很大,各校招生政策已经非常成熟,各方面要求都比较稳定,但也存在少部分调整,如院校增加、招生省份增多。在前一个阶段成功探索的基础上,接下来将会有更多的试点省份不断加入进来,也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更多的选择,综合评价在未来几年热度只会不断上升。与初中相比,高中的学习除了知识量和课程数量增加以外,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学习内容理论性和系统性增强。这就要求学生不断训练自己深度思考、总结归纳的能力。对于进入高一阶段的学生来讲,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掌握高中学习的特点,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心态,以更好地适应高中学习新节奏。对于新高考地区的考生来讲,他们的选科决策不再是文理选其一,而是更为自由同时也更为复杂的统筹规划决策。对于这类考生来讲,在高一阶段就要做好选科预备工作,才不至于到高二的时候措手不及。知己:对于学生来讲,选择哪3门课程作为选考科目,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大学的专业方向,甚至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方向。因此,只有了解清楚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才能做出最优的选择。在这一点上,提早进行学科探索将是一个最为明智的行动。知彼:在进行选科预备工作的时候,学生和家长一定不能忽略其所在省份的新高考模式、赋分方案、高校招生选科要求等政策,并根据高中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比较全面的客观环境认知。在此基础上,考生可结合其高一全年各科目的成绩做出综合分析,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做好选科决策。我国从新高考改革落地后,升学路径共有如图所示18条。高考是升学的常规路径,但不是唯一路径;三大专项计划往往对招生对象有着较为严格的背景要求;而高校自主选拔路径中的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则是优秀学生不可忽略的两条升学路径。高一阶段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了解适合自己的升学路径,锚定理想高校。2021年强基计划在36所国内重点院校实施,招生对象为综合成绩优秀和在某一学科领域有突出成就的考生。除南开大学按照【综合成绩=90%高考成绩+10%校测成绩】计分外,其余强基院校均按照【综合成绩=85%高考成绩+15%校测成绩】的计分规则,择优录取。2021年全国有超过100多所院校实施了综合评价招生,其录取模式通常是把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高校的自评成绩、高考成绩按照一定比例(通常为1:3:6)折算综合分,择优录取。不过从今年的情况来看,综合评价有向强基录取模式靠拢的趋势。一般情况下,高二学生已经完全适应了高中的学习节奏,但同时,高二也是最容易放松和懈怠的时候。进入高二阶段的学生,除了警惕自己的懈怠行为和心理,更要着重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为高三全面复习打好基础。在高一阶段了解多元升学路径和报考院校的基础上,学生要选择一条自己适合的路径并做好规划。以强基计划为例,学生在高二阶段应做好以下三件事情:一般情况下,高二各高校的冬令营、夏令营将为学生高考后的校考增加胜算。例如,高考后入围清华强基的学生,如果曾在清华夏/冬令营中获得过A+评级,那么校考笔试免测直接拿满分。在强基校考面试中,考官(大学教授)会着重考察学生是否适合进入其所申请的专业进行深造学习,考生要想在这一环节拿到高分,就需要展示出对所报学科浓厚的兴趣和学术潜力。为此,建议高中生最好在高二阶段开始进行研究性课题学习,一方面提升自己的专业认知深度与广度,一方面完成一份高质量的研究性学习报告,为强基面试取胜添砖加瓦。高三是全力备战高考的阶段,因此对于想走强基的学生来讲,高二阶段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进行强基笔试集训,则是最为合理的备考规划。高三阶段通常会有三轮复习,一轮主要是将高中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学生要重视基础知识,并对其进行总结归纳;二轮是练习高考真题,分析研究高考考察知识点的过程,学生要总结答题技巧,逐步适应高考场景;三轮主要是查漏补缺的过程,此时学生不必再纠结考试分数,而应尽可能攻克难点弱点,调整心态,轻松备考。对于高三阶段的学生来讲,除了全力学习,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了解招考资讯。每年4月起,一系列高考政策将会接连发布,考生要密切留意。作为家长,可以不定时搜集有关招生章程和招生计划方面的信息,帮助学生初步确定报考方向。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发布时间约在3月,报名时间约在4月,报考平台预计为阳光高考,具体信息需考生和家长在简章中亲自确认。高考出分后,强基计划公布入围名单,6月底7月初进行校考。需要强调的是,参加强基院校校考的学生,最好在高考结束后,报名笔面试冲刺集训班,用13天的时间增强自身的校考优势。最后,强基录取结果在提前批开始前即可获知。各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简章陆续在3-5月公布,考生报名方式一般为高校官网或者阳光高考,具体以招生简章中要求为准。高考之前,综合评价初审结果公布,高考之后,通过初审的考生进行综合评价校测。综合评价考生一般在提前批或特殊招生批次录取。以上就是在 “自招取消、试点强基”的背景下,为大家梳理的新高考现实图景。总结下来,考生要尽早确定升学路径,分阶段做好备考规划,以有条不紊的节奏,争取上岸理想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