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性考题命题几率增大
点评人 :南京金陵中学高级教师 张铭
【 解读变化 】 1、必做题和选做题比例上将必做题比例下调1% 。从考查内容上看,由于教材的修订,考点说明较去年有较大调整,增加15个考点 ,删除20个考点 ,修改考点24处 。
2、由于强调知识模块 ,增加的考点大多有利于知识模块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使专题性考题的命题几率增大 。如: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增加了“ 灭亡 ”;古代中国手工业,在官营手工业的基础上增加了“ 民间手工业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增加了“ 老子的思想 ”;近代中国新思想的萌发,增加了林则徐与魏源的“实践”,并增补了洋务派的“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思想;在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增加了“福利国家的出现”和“ 美国的‘ 新经济 ’”;生物进化论增加了“ 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分歧及其根源 ”。还有些增加是为了使考点说明表述更加完整。如:“ 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 ”增加了“ 其他国际组织 ”;“ 荷兰、英国等西欧国家野蛮抢夺殖民地 ”增加了“ 等西欧国家 ”。在选考部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增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
3、考试说明也删除了一些内容。如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删去了“孟子和荀子的思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部分,删去了 “ 巴黎公社的主要措施及其经验教训 ”;两次鸦片战争,删去了“ 三元里人民抗英 ”;解放战争删掉了“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部分,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戈尔巴乔夫改革”要求弱化,删去了相关背景、内容、作用等具体要求。选考部分中外历史人物删去了柏拉图和杰出科学家等内容。
4、除加强对主干知识历史史实的考查外,为考核学科能力,增加了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制度对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以实现对情感和价值观的考查要求。如,增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等。有些考点说明修订后表述得更加具体和完善。如:“王阳明的心学”改为“陆王心学”;有些考点说明扩大了内涵 :如:主要经济政策“ 海禁 ”增加了“ 闭关守国 ”。
【备考建议】1、考试内容的增删,以及考试说明中典型题示例,提醒考生要加强对各模块专题知识的有序梳理,重视对历史现象发展线索和演变过程的相关知识整理和掌握。
2、《考试说明》继续强调重视“ 新材料 ”、“ 新情景 ”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考核目标与要求中提出了“ 获取和解读信息 ”的具体要求。因此在复习中要加强材料解析题和材料问答题的解答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