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志愿传奇

距离2025年高考243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

您所在的位置: 新考网(原中国大学在线)>>写作指导 > 正文内容

高考作文写作基础训练系列之审题与拟题

作者:  时间: 2017-04-15

写作基本训练二:审题与拟题

  一、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命的含义是极其丰富的,有生物方面的,也有社会方面的生命的养分是多种多样的,有物质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请以"生命的养分"为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提示:

  这是一个比喻类的命题作文。题目是一个偏正短语,核心概念是"养分","生命"是修饰语。

  审准中心词,明了比喻义内涵。"养分"是指物质中所含的能供给机体营养的成分。就是说,"养分"首先是指对机体有益的好的物质,那么写挫折、失败、苦难等应该是不合适作为养分的。其次,"养分"是供给机体营养,所以它应该来自机体外部,那么来自自身内在的自信、信念、梦想、理想、感动等应该是不合适作为养分的。再有"养分"是一个名词,那么学习、思考、旅游等只能是获取养分的途径,也是不能直接作为养分的。

  再说"生命",是指作为社会的人的生命,并非物质的生命,这就使得"养分"有了比喻意义,它应该是指能促进人精神生命成长的某种精神产品,比如书籍、诗歌、艺术、音乐、书法、绘画、电影这些都是符合本命题所说的养分的内涵的。

  前边我们解决了所写的养分是什么,现在要回答它为什么是生命的养分,它是怎样具体滋养生命,如何促进生命成长的。所以,我们举例论证也应扣住这养分对人精神生命成长的具体作用来写:为什么它就能成为生命的养分?它是怎样发挥营养作用的?这是写作的角度与重点。(此题改编自<命题作文的审题、切题与扣题>王艳)

  深刻:

  首先,立意深刻,它离不开审题深刻。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抓住关键词,透彻理解其意义,准确把握题目的深刻含义。

  其次,论证深刻,在论证时善于发掘、辩证分析、逆向思维。例如,把小事情放在社会大背景下思考、平凡的事情中悟出不平凡的哲理、挖掘出更加深刻的原因;透过现象看本质、发展联系地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观历史和现实、反论常理和权威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水口行舟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根据你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提示:

  将古诗鉴赏与写作相结合,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小。首先要理解诗意、作者的情感变化。"夜如何"写出了诗人的担心,"试卷"写出了诗人的希望与不安,"依旧青山绿树多"写出了诗人的无限欣喜之情。诗人通过对比,启示我们理解诗的哲理。

  此诗包含的哲理:

  1、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于平静,青山绿树是永恒的,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止。

  2、人生道路总不会一帆风顺,只有逆流而上,搏击风浪,才能到达青山绿树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


加入家长群

QQ扫一扫,加入家长群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精彩内容

关注抖音号

抖音扫一扫,立即关注我